《歷代詩歌總集· 楚辭補注》新詩鑒賞
《楚辭》注本,十七卷,宋洪興祖撰。興祖字慶善,丹陽(江蘇省丹陽縣)人,政和(1111~1117)中登上舍第,南渡后歷任秘書省正字、太常博士等職,曾出知真州、饒州,因觸犯秦檜被編管昭州卒。
陳振孫言“興祖少時從柳展如得東坡手校《楚辭》十卷,凡諸本異同皆兩出之。后又得洪玉父而下本十四五家參校,遂為定本,始補王逸《章句》之未備者。書成,又得姚廷輝本,作《考異》附古本《釋文》之后。其末又得歐陽永叔、孫莘老、蘇子容本于關子東、葉少協,校正以補《考異》之遺。洪于是書,用力亦以勤矣?!?《直齋書錄解題》)可見洪氏欲補《楚辭章句》之疏漏與失誤之處參考了許多善本和其他學者的注本。本書是對王逸注解的補充,書中先列王注,然后加以疏通證明,重點在于對名物制度的訓詁與考證,對于詩義也間有闡發。洪氏在書中引用達一百八十余處的《釋文》全名應為《楚辭釋文》,為南唐王勉撰,王還撰《楚辭章句》二卷。《釋文》多是注字音義訓的,雖淺而非妄。洪氏《楚辭考異》原附《釋文》之后,獨立成卷,現分散在各條目下,以便于查考。
有中華書局1981年排印本。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天下同文》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魏晉南北朝部分·鮑參軍集注》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