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水調歌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似之、申伯、叔陽皆作,再次前韻
物我本虛幻,世事若俳諧。功名富貴,當得須是個般才。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與吾儕。寄語舊猿鶴,不用苦相猜。醉中適,一杯盡,復一杯。坐間有客,超詣言笑可忘懷。況是清風明月,如會幽人高意,千里自飛來。共笑陶彭澤,空對菊花開。
【編年】
以上三詞皆作于建炎四年(1130)。李綱有三弟,李維、李經、李綸,見楊時《龜山集》卷三十二《李修撰墓志銘》。李經,字叔陽。德久,姓鄒,《梁谿集》卷二十七有《自海外歸,間關萬里,經涉五載,初抵家與諸季會飲成長句,兼簡鄒德久昆仲》,其生平不詳。李骙(1099—1163),字致遠,簡州貴平人。以詩禮儒學傳家,以孝友誠實見重于鄉里,為隱君子。卒年六十五。生平見李石《方舟集》卷十六《李隱君墓志銘》。李彌遜,字似之。本書收錄其作。張觷,字柔直,福州人。政和五年(1115)進士。官至直龍圖閣知虔州,進秘閣修撰卒。《宋史》卷三七九有傳。李光《莊簡集》卷十八有《祭張龍圖柔直文》,《宋詩紀事補遺》卷三十五收有其詩。申伯,待考。
【附錄】
李彌遜《水調歌頭·次李伯紀韻趣開東閣》:安石寓絲竹,方朔雜詼諧。昂霄氣概,古來無地可容才。不見騎鯨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鶴與同儕。有意謝軒冕,無計避嫌猜。靜中樂,山照座,月浮杯。忘形湛輩,一笑丘壑寫高懷。只恐天催玉斧,為破煙塵昏翳,人自日邊來。東閣動詩興,莫待北枝開。
上一篇:李綱《水調歌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李綱《水調歌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