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文人·李商隱
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 (今河南沁陽),自祖父起遷居鄭州滎陽(今屬河南)。據 《新唐書》本傳,李商隱是唐初名將英國公李世勣(本姓徐,李乃賜姓) 的裔孫,但他卻沒有沾上祖先的任何光。大約在十八歲時,他為參加進士考試而進行 “溫卷” 活動,即事先將自己平日的詩文送給有權勢的官員。他因此拜見了當時正在今鄭州任節度使的詩人令狐楚,受到激賞,被召為幕僚。令狐楚對李商隱竭誠獎掖,讓他和自己的兒子令狐綯交游,并親自指點他寫詩作文。二十六歲時,李商隱終于考中進士,但這時令狐楚已病逝,李商隱被另一位在今甘肅任節度使的官員王茂元看中,聘為秘書,不久又做了王的女婿。李商隱萬沒想到,他從此卷入了政治的漩渦。原來,當時朝廷分為兩派,一派叫牛黨,一派叫李黨,他的恩人令狐楚父子是牛黨,他的岳父王茂元卻是李黨。當他成為王茂元的乘龍快婿后,牛黨的人包括令狐綯,都罵他 “忘恩負義”。偏偏牛黨后來又得勢,唐宣宗時,令狐綯出任宰相,李商隱當時正在秘書省任職,自然隨同李黨被排擠出朝。后來幾經沉浮,但始終不得志,最后在孤獨寂寞中死去。李商隱留下了六百多首詩歌,其中有不少是反映現實政治的作品,但是后代讀者最喜歡的卻是那些寫得非常凄迷朦朧甚至不知所云的 “無題” 詩。這些 “無題” 詩,有些寫男女之情,有些寫朋友之誼,有些可能別有寄托,但千百年來,眾說紛紜,簡直如同 “詩謎”。但這并不重要,不同的讀者在這些詩歌中,都能感受到一種詞藻的美、音韻的美、意象的美,雖然有時難以索解,卻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如廣為傳誦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枉然。”這就是李商隱的魅力所在。李商隱還擅長駢文,在詩中也喜歡采用富麗典雅的字眼,給人一種富貴華美的印象,最能代表古典主義的詩風。
上一篇:哲學·論著·朱子語類
下一篇:文學·文人·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