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附:語言學·方言
漢語方言學的第一部著作。西漢揚雄撰。全名為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拜捾帯笔且环N輕車,相傳,在周秦時代,每年八月,天子就要派遣使者乘坐輕便的輶軒車,到各地去采集民歌方言,然后集中到皇家圖書館,供天子觀覽,天子“不出戶牖”,便可“盡知天下”。可惜的是,在秦朝滅亡的時候,這些逐年累積的語言資料,幾乎全都散失了。漢王朝建立后,又恢復了采風的制度,但將各地方言加以比較研究,而且整理成書,卻自揚雄始。揚雄雖然沒有坐著輕便的輶軒車到全國各地去調查方言殊語,但他利用了他在首都的方便,廣泛調查了各地來京的官員、孝廉和士兵,得到許多第一手資料,然后分析歸納,共得六百七十五條方言詞匯,并仿《爾雅》 的體例,分為 《釋語詞》、《釋服制》、《釋器物》、《釋獸》、《釋兵器》、《釋蟲》等。但 《爾雅》 只是同義或近義詞的羅列,《方言》則能進一步指出,這些詞匯,哪些是方言,哪些是通語,哪些是古語,并描繪出漢代方言區域的分布情況。如: “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又如: “娃、隋、窕、艷,美也。吳、楚、衡、淮之間曰娃,南楚之外曰隋,宋、衛、晉、鄭之間曰艷,陳、楚、周南之間曰窕。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美色或謂之好,或謂之窕?!敝档靡惶岬氖牵@些詞匯并非來自書本,而是活的口語方言,據說,揚雄的調查研究工作前后持續了二十七年。這在以書本為學問的古代,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上一篇:史學·體裁·方志
下一篇:政治學·學說·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