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露布
【出典】 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張儀檄楚,書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稱露布。播諸視聽也?!薄妒勒f新語·文學》:“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綴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釋義】 露布本指不加緘封的公文。后多用以指檄文。宋詞中常借以指檄文或軍中告捷的文書。
【例句】 ①馳露布,筑京觀。(劉克莊《賀新郎·杜子昕凱歌》2624)這是說告捷的文書飛駛,以稱頌杜氏征戰奏凱。②西起岷峨東海岱,有捷旗、露布無宵柝。(劉克莊《賀新郎·傅相生日》2633)這是稱述傅相的功勛,西起岷山東到海岱,只有捷報,沒有軍中的更柝。
上一篇:典故《陸郎封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露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