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魏晉南北朝散文·兩漢散文·晁錯
晁錯(前200—前154) 穎川(今河南禹縣)人。早年學申不害、鞅商刑名之學。文帝時任太常掌故,遷博士,轉太子家令、中大夫。他有辯才,稱“智囊”,曾上書言兵事,主張募兵守邊,抗擊匈奴侵犯。還建議朝庭重農貴粟,發展農業;景帝即位后,擢御史大夫,僅次于丞相。其間,竭力主張加強中央權力,削減甚至取消諸侯王封地,因而得罪了諸侯們,種下禍根。景帝前元三年(前154),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吳、楚、趙等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名義,發動了叛亂。景帝聽信了袁盎等人的讒言,殺了晁錯。后來,景帝平定叛亂之后,晁錯等人的主張得到了繼續推行。
他所撰政論文有《守邊勸農書》、《論貴粟疏》和《言兵事疏》等,議論犀利,剖析深刻,且文筆一般都比較矯健流暢,推論、排比,輔陳揚厲,文章很具氣勢。原有集,已失傳。
上一篇:先秦(含秦)散文·歷史散文·《尚書》·無逸
下一篇:先秦(含秦)散文·歷史散文·《左傳》·曹劌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