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孟浩然
襄陽人。以字行,名不詳。主要活動在開元年間。他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大半的時間都生活在故鄉,四十歲北上長安應試,落第后在吳越一帶漫游,到過許多山水名勝之地。并一度入張九齡幕府,不久即辭歸家鄉,直至去世。他是唐代第一個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也有少數描寫田園風光的作品。在其現存的二百余首詩中,好詩的數量雖不多,而且多半篇幅簡短,但藝術成就卻很高。杜甫認為他的詩“往往凌鮑謝”。皮日休則贊其為“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聞一多先生指出:“真孟浩然不是將詩緊緊地筑在一聯或一句里,而是將它沖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孟浩然在盛唐詩人中,輩份較高。李白有詩《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很能表現時人對他的欽仰。與王維齊名,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其詩作如《過故人莊》、《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宿建德江》、《春曉》等均膾炙人口。有《孟浩然集》四卷,以五言短篇居多。生平事跡見于《新唐書》、《舊唐書》。
上一篇:古代典籍·孟子
下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宋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