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典籍論·別集·韓愈集
韓愈集四十卷,集外文一卷。……其集屢經名人是正,其訛舛絕少,但編次殊失倫類,當重為編輯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李漢序。漢,文公婿也,其言“辱知最厚且親,收拾遺文,無所失墜”者,懼后人之偽妄,輒附益其中也。外有《注論語》十卷,傳學者; 《順宗實錄》五卷,列廣史官,不在集中。今《實錄》在外集,然則世所謂外集者,自 《實錄》而外,皆偽妄,或韓公及其婿所刪去也。(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
編注韓詩者,多出吾鄉人之手,最前者為莆田方崧卿之《韓集舉正》,自朱子《考異》 出而其書遂微。其以朱子《考異》,于本集之外,別為卷帙,不便尋覽,重為離析,散入本句以下者,為福州之王伯大。而安溪李文貞公,又以王伯大本偽脫竄失,頗失本來,復以朱子門人張洽所校舊本重刊,而其版亦旋佚。厥后有編輯《五百家音》之魏仲舉,亦建安人,與所刊《五百家注柳集》 同一炫博,不出書坊習氣。前明又有不著名氏 《東雅堂集注》,相傳為廖瑩中舊本,故世不甚重其書; 且仍是采輯朱子及仲舉之書,毫無新意。今欲求一初學讀本,惟近人方扶南所輯《編年箋注》十二卷,簡而能賅,尚有條理。再求吾師紀文達公所批點之本,合而讀之,亦可得其大凡矣。(梁章矩 《退庵隨筆》)
上一篇:唐詩·流派并稱論·韓孟元白
下一篇:唐詩·作家論·韓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