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作家論·張祜
凡制五言,苞含六義,近多放誕,靡有宗師。前件人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幾甚苦,搜象頗深。輩流所推,風格罕及。(《全唐文》卷五三九令狐楚《進張祜詩冊表》)
祜元和中作宮體詩,詞曲艷發,當時輕薄之流,重其才,合噪得譽。及老大,稍窺建安風格,誦樂府錄,知作者本意,講諷怨譎,時與六義相左右,此為才之最也。……祜在元、白時,其譽不甚持重。杜牧之刺池州,祜且老矣,詩益高,名益重。(《全唐文》 卷七九七皮日休 《論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
丹陽有南陽張祜,差前于生 (按指方干),其詩發言橫肆,皆吳越之遺逸。予嘗校之: 張祜升杜甫之堂,方干入錢起之室矣。(《全唐文》卷八六五王贊《元英先生詩集序》)
張祜有《觀獵》詩并宮詞,白傅稱之“小杜”。(李頎《古今詩話》 卷上)
張祜喜游山而多苦吟,凡歷僧寺,往往題詠。……信知僧房佛寺賴其詩以標榜者多矣。(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四)
唐開元、天寶之盛,見于傳記、歌詩多矣。而張祜所詠尤多,皆他詩人所未嘗及者。(洪邁《容齋隨筆》 卷九)
張處士山寺諸什,皆神于詩,非工于詩者能及也。(周敬、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引陳繼儒語)
處士詩長于模寫,不離本色,故覽物品游,往往超絕,可謂五言之匠也。其宮體小詩,聲唱流美,頗諧音調。中唐以后,詩人如處士者,裁思精利,安可多得?但龜蒙序略謂之稍窺建安風格,則泯乎未之有見。(徐獻忠 《唐詩品》)
張承吉五言律詩,善題目佳境,不可刊置他處。當時以樂府得名,未是定論。(胡震亨 《唐音癸簽》卷七)
張祜元和中作宮體七言絕三十馀首……較王建工麗稍遜,而寬裕勝之。(許學夷 《詩源辯體》卷二九)
張承吉風流之士,而《金山寺》詩:“因悲在城市,終日醉醺醺 ”,村鄙乃爾,不脫善和坊題帕手段。(毛先舒 《詩辯坻》卷三)
“虢國夫人”一首,張承吉之作,又見杜集。然調既不類杜絕句,且拾遺詩發語忠愛,即使諷時,必不作此佻語,應屬祜作無疑。(同上)
(綦毋) 潛詩“塔影掛清漢,鐘聲和白云”,論者謂遜張祜“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誠然。至白尚書,以祜《觀獵》詩,謂張三較王右丞未敢優劣,似尚非篤論。祜詩曰:“曉出禁城東,分圍淺草中。紅旗開向日,白馬驟迎風。背手抽金鏃,翻身控角弓。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細讀之,與右丞氣象全別。(施閏章 《蠖齋詩話》)
張祜喜詠天寶遺事,合者亦自婉約可思。(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張祜絕句,每如鮮葩飐滟,焰水泊浮,不特“故國三千里”一章見稱于小杜也。(翁方綱 《石洲詩話》卷二)
承吉作宮詞絕句,韻味風情不下王仲初;樂府長歌,亦各成格調。獨五言近體,刻入處太逼閬仙,或亦私淑賈氏者也。斷為及門一人。(李懷民 《中晚唐詩主客圖》)
不詳其源所出。七言構體生新,勁過張、王,而同其風味。琢詞洗骨,在東野、長吉之間,《雁門思歸》,尤推高唱。五律蹇澀之中,時生俊采,其雅琴之變曲,隱士之幽音乎?(宋育仁 《三唐詩品》)
張祜……以宮詞名,然別作亦有大歷風格,與徐凝齊名,為元、白所重。凝詩多絕句,其律詩已是晚唐,祜勝凝多矣。(丁儀 《詩學淵源》 卷八)
上一篇:唐詩·作家論·張碧
下一篇:唐詩·作家論·張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