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作家論·于鵠
(鵠) 大歷中,嘗應薦歷諸府從事。出塞入塞,馳逐風沙。有詩甚工,長短間作,時出度外,縱橫放逸,而不陷于疏遠,且多警策云。(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四)
鵠隱漢陽,多高人之意,故其詩能有景象。《山中訪道》諸大篇,遂與松檜同幽,云霞混跡,不疑世外人作。(徐獻忠 《唐詩品》)
于鵠《題鄰居》,體異陶而情則同。(吳喬《圍爐詩話》卷二)
于鵠亡其字,出處亦不甚可考,傳者但知為大歷、貞元間詩人而已。五古氣格沉雄,絕近岑嘉州。七言律亦軒爽。獨五言近體,則絕似原本水部,而窺其律格之秘者。但水部貞元十五年進士,至元和中,其名始重。若在大歷、貞元間,乃為水部前輩。既不可考,姑就其詩次在王仲初下,為入室第二人。(李懷民《中晚唐詩主客圖》)
上一篇:唐詩·作家論·于濆
下一篇:唐詩·流變論·五代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