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簡介|介紹|概況
宋詩篇名。謝翱作。明楊慎云:“謝翱《晞發集》詩皆精致奇峭,有唐人風,未可例于宋視之也。予尤愛其《鴻門宴》一篇(詩從略)。此詩雖李賀復生,亦當心服。李賀集中亦有《鴻門宴》一篇,不及此遠甚,可謂青出于藍矣。楊廉夫(維楨》樂府力追李賀,亦有此篇,愈不及翱矣。”(《升庵詩話》卷十四)今人錢鐘書說:“以長吉《鴻門宴》,較之宋劉翰《鴻門宴》、翱《鴻門宴》、鐵崖《鴻門宴》,則翱之作最短,良由意有所歸,無須輔比詞費也。”以為“亡國孤臣,忠愛之忱,洋溢篇什”(《談藝錄》)。張白山說:“這首詩從它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來說,還是寫得比較和諧,而且具有一定的節奏感,然而它不是十分優美的、藝術性與思想性達到高度統一的作品。”“它不全是仿效李賀體。 只要我們讀一讀李賀的《春坊正字劍子歌》就會看出它與《鴻門宴》不全是一樣的。如果說謝翱學習李賀,還不如說是謝翱詩歌的藝術風格還沒有定型,他企圖通過李賀或別的詩人來建立自己的藝術風格。”(《關于謝翱的詩歌》,載《宋詩散論》)。金性堯說:“這是謝翱的名篇,詩中的‘中有楚人為漢舞’及‘楚國孤臣泣浮虜’句,皆有借古喻今的針對性。詩作于宋亡之后,事卻指宋亡之前。全詩一氣貫注,筆筆緊湊,無浮文贅語,結句尤沉痛”。“李賀此詩(指《公莫舞歌》)確不及謝詩,但謝翱的《后瓊花引》、《秋風海上曲》、《古釵嘆》等實仿效李賀”(《宋詩三百首》)。這首詩借古喻今,抒發了亡國之痛,風格受到李賀詩的影響。
上一篇:《魏公子列傳》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鵲巢》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