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的文獻·宋代文學與海外漢籍·宋代部分漢籍的分布與回流
海外漢籍中宋代的部分,主要分布在歷史上漢文化圈內的日本、朝鮮、越南等地,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歐美國家也有相當數量的收藏。海外漢籍,了解不易,閱讀更不易,所幸近年來,海外各文化機構、院校所藏漢籍書目提要逐步編成,并刊刻流布,為學者利用漢籍起到了指南的作用;各種漢籍也逐步以各種方式回流,為我們提供了極大方便。
海外所藏中國漢籍最多者當屬日本。自清末開始,楊守敬、黎庶昌、傅云龍、董康、傅增湘、羅振玉、孫楷第等東渡訪書,使大量漢籍得以呈現國人面前。在回歸宋代文獻方面,則以楊守敬成就最高,他在日本“日游市上”,“不一年,遂有三萬余卷”(《日本訪書志·緣起》)。他所獲最終達幾十萬卷,宋版書就達5600冊。楊氏藏書現分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國家圖書館。
關于日本所藏兩宋漢籍,其中文集部分,吉田寅、棚田直彥1972年編有《日本現存宋人文集目錄》。 北京大學嚴紹教授曾經多次赴日調查,撰成《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鉤沉》(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此書已經把流傳于日本的宋人著作的宋元明三代的刊本與寫本,大致 ‘鉤沉’于內了”(《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鉤沉·前言》)。此書將日藏宋人文集分“宋人別集”、“宋人總集”、“宋人筆記”、“中詩文評”、“宋人詞曲”、“宋人編叢書”六類,分別記敘各本行款版式,書后附有“日本文庫的漢籍特藏”、“本書著錄漢籍所藏日本文庫一覽”、“書名索引”,頗便使用者按圖索驥。日本所藏兩宋漢籍中除了文集的其他類別,似乎尚無人專門整理,但是根據日本各藏書機構完善的書目,也不難檢索得到,如《日本九州大學文學部書庫漢籍目錄》(周彥文,文史哲出版社1995)《尊經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錄》(精興社昭和10 [1935])《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所藏漢籍分類目錄》(早稻田大學圖書館 平成3[1991])《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漢籍分類目錄》(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63)《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漢籍分類目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1)《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漢籍目錄》(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1)《漢籍叢書所在目錄》(東洋學文獻セソタ 聯絡協議會編1965)《關西大學所藏內藤文庫漢籍古刊古鈔目錄》(關西大學圖書館編 1986)等等。
在日漢籍近年來也通過各種方式,為中國學界所發掘和利用。如1981年王瑞來點校羅大經《鶴林玉露》,選用底本,就舍在中國廣為流傳的十六卷本而取日本光明天皇慶安元年 (1648)林甚右衛門刊印的十八卷本,蓋因 “十八卷本較為接近羅書原貌,而十六卷本當是十八卷本散亂之后的重編。十八卷本較之十六卷本多出四十條。考之今存795卷《永樂大典》中索引19條《鶴林玉露》,均未超出現存十八卷本”①。1982年徐培均校注《淮海居士長短句》,也是采用了日本內閣文庫藏宋乾道高郵軍學本《淮海居士長短句》為底本,因為這是“迄今所見最完整的宋本”②。2002年張伯偉點校 《稀見本宋人詩話四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大半來自海外漢籍,即日本五山版的惠洪《冷齋詩話》10卷、日本寬文版的惠洪《天廚禁臠》3卷、朝鮮版《唐宋名賢分類詩話》20卷,此外是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的明抄本《北山詩話》1卷以及蔡絳《西清詩話》3卷。
近年海外漢籍的回流,規模呈增大趨勢,北京圖書館1982年復制《天理圖書館善本叢書·漢籍之部》,其中宋代部分漢籍就有《圣宋千家名賢表啟翰墨大全》140卷等。最有名者,當屬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編、線裝書局出版《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影印叢書》。據說“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有一百四十余種,比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及美國一些著名大學所藏宋元版漢籍的總和還要多”①。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秘書處和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中心力爭將這一百四十余種漢籍全部復制回來。其中第一輯(2002)共收日本皇宮存藏宋版書9種,元版書5種,計14種。宋代漢籍有陳景沂編《花果卉木全芳備祖》前后集共58卷(宋本,存41卷)、法應撰《禪宗頌古聯珠通集》10卷(元刻本,存7卷)、《東坡集》《東坡后集》共60卷(宋刻本,存45卷)、宗杲《正眼法藏》3卷(宋本)、祝穆《新編四六必用方輿勝覽》71卷(宋本)、丁度等編《集韻》10卷(宋本)、邢昺等《論語注疏》10卷(宋本)、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32卷、輔廣《詩童子問》20卷(宋本)等9種。
2003年6月出版第二輯,共7種,宋代部分有嚴粲《詩緝》(元刻本),悟明編《聯燈會要》(元刻本),崔敦詩《崔舍人玉堂類稿》(宋刻本),蘇洵、蘇軾、蘇轍《三蘇先生文粹》(宋本)等4種。
海外漢籍收藏刊刻之豐,日本之外,當屬朝鮮半島。朝鮮情況不詳,韓國所藏,主要集中在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漢籍15963種,85953冊)、國立漢城大學附屬中央圖書館(133082冊)、延世大學圖書館(12000冊)、圓光大學附屬圖書館(15000冊)、嶺南大學附屬圖書館(34875冊)、文化財管理局圖書館(1140種)②。可惜至今沒有弄清韓國所藏漢籍的具體情況。近年只有人對各大圖書館漢籍中的小學部分作過調查,知宋代部分有: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藏書閣藏明刻本羅愿撰《爾雅翼》32卷、梨花女子大學藏明刻本李燾《重刊許氏說文解字五音韻譜》12卷、奎章閣藏清刻本郭恕《佩觹》3卷、成均館大學藏汲古閣本婁機《漢隸字源五卷碑目一卷附字一卷》等等①。
歷史上漢籍中的高麗刻本現存國內的,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具體的了解。黃建國、金初升所編《中國所藏高麗古籍綜錄》由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8年出版,收全國51個單位、2754種朝鮮古籍,基本上可見現存中國的高麗刻宋代文獻全貌。但是也有所遺漏,如西北大學圖書館所藏部分,計朝鮮刊本、活字本、抄本共49種,357冊;其中經部7種,史部23種,子部7種,集部12種。其中涉及宋代部分如王安石《臨川文鈔》16卷,歐陽修《廬陵文鈔》32卷,蘇轍《宋大家蘇文定公文鈔》20卷等②。
西方國家所藏漢籍,近年世界各大圖書館主要是美國的一些圖書館多有書目提要編成,其中宋代部分的漢籍據此不難了解,這里大致作一介紹。
美國。自清同治八年(1869)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皇清經解》等第一批漢籍以來,美國已經成為藏有漢籍最多(也包括宋代文籍)的西方國家。所藏漢籍主要分布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包括宋至清初善本兩千余種、別集4700種、叢書3000種),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包括宋至清代的善本和手抄本約二千五百種三萬冊以上、類書1300種約二萬六千冊、叢書別集1400種約六萬冊),普林斯頓大學格斯德東方圖書館(包括宋版書778冊、元版佛經2086冊、明版經籍1284種24024冊),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包括善本394種14059冊),哥倫比亞大學遠東圖書館(包括宋元明善本古籍200種約4千冊),康奈爾大學圖書館沃森藏書部,耶魯大學東亞圖書館,伯克利大學東亞圖書館,華盛頓大學東亞圖書館,洛杉磯加州大學東方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圖書館①。這些圖書館漢籍書目主要有:《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目》(王重民輯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屈萬里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沈津著,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等等,對于使用宋代部分漢籍,頗為便利。近年美國所藏漢籍的回流,如北京商務印書館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合作出版的《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匯刊》,該叢刊包括了中國內地未見收藏的宋、元、明典籍67種,其中主要以明代為主,宋代部分有祖心編《冥樞會要》3卷、宗密錄《洪州分寧法昌禪院遇禪師語錄》1卷《偈頌》 1卷、道誠撰《釋氏要覽》2卷等。
英國。英國漢籍的分布,主要藏于大英圖書館東方收藏部(包括45卷《永樂大典》、二百多件宋元明代印刷物等漢籍九萬余冊),印度事務部圖書檔案館(包括四部古書四萬余冊、明版200部),牛津大學博德林圖書館,劍橋大學圖書館,劍橋大學東亞科學史(李約瑟研究所)圖書館,倫敦大學(包括明版善本100多部),皇家亞洲學會,大衛中國藝術基金會等②。但是對其中的具體情況,現在還不是太了解。
法國。情況不清楚。現在所知,只有法蘭西漢學研究所藏有漢籍。中華書局2002年出版了由(法)魏丕信監修田濤主編的《法蘭西學院漢學研究所藏漢籍善本書目提要》,使我們對該所的漢籍收藏有了一個初步了解。
至于其他西方國家,我們對其所藏漢籍情況了解得就更少了。可以看出,充分了解、利用海外豐富的漢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注釋
① 詳見王瑞來點校本《鶴林玉露·點校說明》以及該書附錄二《〈鶴林玉露〉版本源流考》,中華書局1983年版。② 詳見徐培均校注本《淮海居士長短句·前言》及該書附錄一《淮海詞版本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① 安平秋《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影印叢書·影印說明》之編者按,《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1期。② 欒兆玉《漢籍在朝鮮的流傳與研究——兼述儒學對朝鮮的影響》,《圖書館建設》2001年第2期。① 汪壽明《韓國部分圖書館所見中國古代“小學”善本書》,《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② 參見葛成雍、李文遴《中朝漢籍交流的文化史章》,《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① 參見王云慶《美國所藏的中國古代圖書文獻述略》,《圖書館》1994年第6期。② 嚴潤開《英國收藏華文漢籍的特殊文庫》,《情報雜志》2001年第5期。
上一篇:宋代文學·宋代辭賦及四六文·宋代辭賦的題材內容
下一篇:宋代文學與民族關系·宋遼夏并立形勢與北宋文學的革新及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