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陶淵明年譜
年譜。今人鄧安生著。在鉤稽排比逯欽立以前十一家陶譜基礎上,依據本集,旁考晉宋史籍與宋元以來諸家成果,提出陶淵明終年五十九歲說,并據此作陶淵明事跡詩文系年。本譜于譜主名字,不同意吳《譜》及朱自清入宋更名之說,認為“淵明”為原名,其更名為“潛”當在義熙之間。論證史傳“尋陽柴桑人”之記載不誤,但柴桑并非故里,而是移居之地,故里當在今九江西南二十里處。至于楚城鄉柴桑山、栗里、玉京山、宜豐皆宋代以后人所附會,不足為據。論證陶淵明出仕應在二十七歲時,彭澤之歸三十七歲,前后經歷十年。舊譜膠執“投耒去學仕”、“是時向立年”之語,誤謂二十九歲出仕,至彭澤歸田已四十一歲,與《飲酒》詩第十六首“行行向不惑”自述歸田年歲牴牾。 認為陶淵明平生移居實僅一次,其時在義熙十一年,由故里徙居南里(南村),即潯陽負郭。考定殷晉安非殷景仁,而是晉安太守殷隱。《與殷晉安別》詩序中的“南府”即南中郎將軍府之簡稱。論證《贈長沙公》詩當作于義熙六年前后,“長沙公”即陶延壽,詩序當于“族”字斷句。論證《飲酒二十首》不僅為抒懷詠志,亦為兼贈故人而作。“故人”當指顏延之、殷晉安輩,詩當作于義熙十一年秋。辨證《游斜川》詩序發端“辛丑”二字當系干支紀日,其時即義熙十四年正月五日,糾正了逯《譜》誤從南宋以后本“一作辛酉”,又謂“辛酉”指義熙十年正月朔日之失誤。辨析陶淵明與慧遠并無過從,指出《蓮社高賢傳》載慧遠招淵明入社及送淵明過虎溪之虛妄。此外,本譜對《雜詩十二首》前四首、《和郭主簿》、《讀山海經》、《詠荊軻》等作品之作年,亦有考訂,分系各年條下,大抵貫通無矛盾。書前有馮其庸所作序。本書1991年8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陶淵明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陶淵明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