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的文獻·清代小說文獻·清代通俗小說文獻·《紅樓夢》文獻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中國小說史上最杰出的長篇通俗小說,是中國文學的瑰寶。在它問世之初,就以極高的藝術造詣為人矚目,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此后的二百多年間,由于其作者獨特的身世經歷、創(chuàng)作成書的復雜曲折,更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和豐富多彩的藝術創(chuàng)造,《紅樓夢》 的評論和研究日益顯出熱烈的局面,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紅學”。
(一)版本
1.脂本
《紅樓夢》是曹雪芹一生嘔心瀝血之作,據(jù)說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盡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在他逝世前,主要完成了前80回。《紅樓夢》在問世之初都是以抄本形式流傳的,這些抄本多數(shù)題名曰《石頭記》,且多帶有脂硯齋、畸笏叟等人的評語。這些抄本今存的主要有:
甲戌本,今存16回,題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因脂硯齋評語特多且詳,并獨有“凡例”五則和大量異文而備受重視。今藏美國康乃爾大學。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
己卯本,今存43回并兩個半回,題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今國家圖書館藏40回,中國歷史博物館藏3回和兩個半回。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
庚辰本,今存78回,題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此本為脂本系統(tǒng)中抄錄較早、較為完整的一種。今存北京大學圖書館。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社、197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有影印本。
甲辰本,今存80回,題名《紅樓夢》。因卷首有夢覺主人序,又稱“夢覺主人序本”。有少量脂評。今藏國家圖書館。1989年有書目文獻出版社影印本。
己酉本,今存40回,題名《紅樓夢》。因卷首有舒元煒序,又稱“舒序本”。無批語,但確為乾隆年間抄本。吳曉鈴藏。1988年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第一輯有影印本。
戚序本,今存80回,題名《原本紅樓夢》。卷首有戚蓼生《石頭記序》。有脂評。今存上海圖書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影印本。另南京圖書館也藏有同類抄本。
列藏本,今存78回,題名《石頭記》。此本在清道光年間被俄國傳教士帶去俄國,后藏俄羅斯亞洲人民研究院列寧格勒分院。1985年中華書局有影印本。
蒙古王府本,今存120回,題名《石頭記》。前80回出自脂本系統(tǒng),后40回抄自程甲本。據(jù)傳此本出自清代某蒙古王府。有書目文獻出版社影印本。
鄭藏本,今存23、24兩回,題名《紅樓夢》。無批語。原為鄭振鐸所藏,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
夢稿本,今存120回,題名《紅樓夢稿》,前80回為脂本系統(tǒng)。今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63年中華書局有影印本。
靖本,題名、回數(shù)不詳,20世紀60年代初出現(xiàn)于南京,旋即“迷失”。但其部分批語抄出,可為其他脂本的脂批訂誤,并有諸本不存者,受到學界重視。原為靖應鯤所藏。
這11種抄本多不完整,正文文字也多有異文,回目文字也互有差異,相互關系十分復雜,但它們是《紅樓夢》最基本的原始文本資料,對于研究《紅樓夢》的成書和曹雪芹的家世生平都具有很高的資料價值。
為了揭示各種抄本之間的關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在馮其庸的主持下,對諸本進行了匯校。1987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它以較為完整的庚辰本為底本,11種抄本匯校,凡正文中的異文都出校,逐字逐句比較異同,比勘正誤,為辨明諸本優(yōu)劣、探索曹雪芹原本真相提供了方便。
在脂本系統(tǒng)的各本中,除了脂硯齋的評語外,參與評論的還有畸笏叟、棠村、梅溪、松齋、鑒堂等多人。當然脂評是最多的,價值也最高。有學者就把散存在各本中的評語輯出來進行整理,供研究之用。最早做這一工作的是俞平伯先生。1954年,上海文藝聯(lián)合出版社出版了俞平伯的《脂硯齋紅樓夢輯評》,首創(chuàng)之功,誠不可沒。1986年,朱一玄編的《紅樓夢脂評校錄》由齊魯書社出版。1987年,陳慶浩的《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由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這兩部書都是在俞平伯書的基礎上,輯錄所有脂本評語,精心校勘,匯編而成。陳慶浩書卷末還附有批者及書中故事的人物索引,使用非常方便。
2.程本
一般認為,曹雪芹生前只完成了《紅樓夢》前80回的定稿,但很可能已經擬定后文的回目、提綱,甚至完成了部分章節(jié),但并沒有保存下來。現(xiàn)在的通行本中的后40回,是由高鶚續(xù)補的。
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偉元、高鶚在萃文書屋用木活字排印了《紅樓夢》120回,題《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這是《紅樓夢》第一次以完整的全本面貌面世,也是第一次排印本,這被稱為“程甲本”。第二年,程、高二人又對初印本“詳加校閱,改訂無訛”,再次刷印,這是“程乙本”。同年夏月,他們又再加修訂印刷,這是“程丙本”。排印本的出版,極大地推動了《紅樓夢》的流傳,可謂風靡天下,家喻戶曉。各書坊也紛紛翻印,在清代,《紅樓夢》有東觀閣本、抱青閣本、藤花榭本等。
3.評本
自程本行世之后,在其上加以批評的版本也出現(xiàn)了多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
王希廉評本,題 《新評繡像紅樓夢全傳》。有道光十二年(1832)雙清仙館刊本。這是繼脂硯齋評點后出現(xiàn)的較早且頗有影響的評本。
張新之評本,題《妙復軒評石頭記》,有道光三十年(1850)刊本。張新之的齋名妙復軒。
護花主人評本,題《增評補圖石頭記》,護花主人評,大某山民加評,有商務印書館1930年排印本。其中大某山民是姚燮的號。姚燮有《讀紅樓夢綱領》,其評品人物,頗有心得。
又有蒙古族人哈斯寶,把120回本的《紅樓夢》,用蒙文縮譯為40回,題《新譯紅樓夢》,并每回都寫有評語,對小說的人物和藝術的評論多有獨到之處。
此外,還有陳其泰《桐花鳳閣評紅樓夢》、方玉潤《評點紅樓夢傳奇》等。
4.整理本
民國期間,用新式標點形式整理排印《紅樓夢》,也有多種版本出現(xiàn),其中最著名的是胡適先生主持的、由汪原放標點的《紅樓夢》120回全本,由亞東圖書館1921年初版,以后多次重印。卷首有胡適《重印乾隆壬子本紅樓夢序》、高鶚《紅樓夢序》、胡適《紅樓夢考證》、陳獨秀《紅樓夢新敘》、程偉元《序》等。
新中國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間,《紅樓夢》 的整理本更是大量出現(xiàn),由不同的學者整理的、不同形式的本子達數(shù)百種。其中較為重要的如下。
《紅樓夢》120回校注本,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以后多次重印。它以程乙本為底本,校點準確,注釋精當。這是在五六十年代流傳最廣的《紅樓夢》校注本。
俞平伯 《紅樓夢八十回校本》,1958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它以庚辰本為底本,參校各重要脂本,進行匯校;程乙本的后四十回作為附錄。這是一種脂本系統(tǒng)的匯校本。
《紅樓夢》新校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出版。這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主持校注的,匯集全國各地的紅學研究專家,仔細參酌了傳世的各種抄本刻本,逐字逐句地校訂文字;前80回以庚辰本為底本,原缺的第64回、67回以程甲本配補;后40回以程甲本為底本。同時,吸收了以往的紅學研究成果,重新標點、注釋。這是目前《紅樓夢》校注本中質量較高的本子。
啟功主持《紅樓夢》校注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年初版,中華書局1998年新版。此書由啟功先生主持,張俊、聶石樵等校注。它以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所藏的程甲本的翻印本為底本,利用抄本系統(tǒng)和程本系統(tǒng)中有代表性的版本做校勘,進行整理。書中凡涉及的名物制度、風俗習尚、方言俚語、詩詞曲賦等都做注釋,結合文意,征引史料,力求翔實,很見功力。
5.續(xù)書
為名著做續(xù)書,是文學史上常見現(xiàn)象。《紅樓夢》就更是如此。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紅樓夢》續(xù)書層出不窮,今傳世者就達十數(shù)種,如逍遙子《后紅樓夢》、秦子忱《續(xù)紅樓夢》、蘭皋居士《綺樓重夢》、小和山樵《紅樓復夢》、海圃主人《續(xù)紅樓夢》、夢夢先生《紅樓圓夢》、歸鋤子《紅樓夢補》、嫏嬛山樵《補紅樓夢》、花月癡人《紅樓幻夢》、張曜孫《續(xù)紅樓夢》等。這些續(xù)書中,質量大多平平,文學價值不高,但可以了解清人對《紅樓夢》的理解和解讀。
1988年起,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紅樓夢資料叢書·續(xù)書》,把有代表性的續(xù)書點校整理出來,供研究者參考。
(二)文獻資料
由于《紅樓夢》在清代的巨大影響,所以,流傳下來大量的關于小說作者、評論、續(xù)作等等的文獻資料。
一粟《紅樓夢書錄》,1957年古典文學出版社初版,1959年中華書局出版新一版,1962年中華書局出版增訂本。此書搜集了從《紅樓夢》問世直到1954年10月為止的有關《紅樓夢》的作品約九百種,并撰寫了提要,有的還有摘錄。這些作品包括《紅樓夢》的版本、評本、續(xù)書、仿作、評論、圖畫、譜錄、詩詞、戲曲、電影、小說等。書后編有書名和人名索引。在出版增訂本時,作者又增加了品種,校訂訛誤,作品總數(shù)超過了970種。
198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胡文斌《紅樓夢敘錄》。此書在一粟《紅樓夢書錄》的基礎上,又增補了六七十年代新發(fā)現(xiàn)、新出現(xiàn)的各種《紅樓夢》資料,使其更為完備。
一粟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紅樓夢卷》,中華書局1962年出版。此書輯錄了從乾隆到“五四”大約一百六十年間,有關《紅樓夢》及其作者的評論和考據(jù)方面的主要資料。共分六卷:卷一是關于曹雪芹和高鶚的材料,卷二包括《紅樓夢》各種版本的序跋、續(xù)書、戲曲和仿作的序跋,卷三為專門評論《紅樓夢》的專著,卷四收錄各種筆記雜書中有關《紅樓夢》的資料,卷五為各種與《紅樓夢》有關的詩詞,卷六為文論。
一粟的《紅樓夢書錄》和《紅樓夢卷》,是紅學家第一次對《紅樓夢》有關資料所做的詳細清理,為紅學研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1985年9月,朱一玄的《紅樓夢資料匯編》在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此書分為四編:作者編、版本編、評論編、影響編,可見其體例分類與一粟《紅樓夢卷》有所區(qū)別。除了體例,兩書在取材方面也各有側重。當然,此書也新增了不少資料:在“作者編”中收入清宮檔案等資料,在“評論編”中收入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四種脂本的評語以及王希廉、姚燮、陳其泰、哈斯寶等四種評本的回評,在“版本編”和“影響編”中則收入了今人的研究成果。
呂啟祥、林東海主編《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匯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此書收錄1911年至1949年近四十年間,見于報紙雜志上的有關《紅樓夢》及其作者的研究文章。這是接續(xù)上述兩種資料匯編的研究資料,雖不是清代的作品,但仍是紅學研究的必備之書。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文學·魏晉南北朝詩文研究文獻·樂府詩研究文獻·《木蘭辭》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文學·魏晉南北朝文論研究文獻·《文賦》與《詩品》·《詩品·序》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