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學的文獻·隋唐五代文學的典籍·別集·李白
李白生前,曾托友人魏顥編《李翰林集》2卷,臨終又托李陽冰編《草堂集》10卷,均不傳。宋初樂史編《李翰林集》20卷、《別集》10卷,亦失傳。北宋學者宋敏求據上述諸集,又廣求文獻,編成《李太白文集》30卷,包括序碑記1卷、歌行23卷、雜著6卷。元豐三年(1080)晏知止刻于蘇州,為李集最早刻本。今存宋蜀刻本兩種,均源出晏本:一為足本,今藏日本靜嘉堂文庫,有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影印本、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影印本、巴蜀書社1987年影印本等;一為殘本,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本。另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繆曰芑刻本,稱據晏本翻刻,今人考定所據即今靜嘉堂文庫本。后《四庫全書》本等均據繆本。又宋咸淳刻三十卷本,源出樂史編本,凡詩20卷、文10卷,有1980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最早為李集作注的是南宋寧宗時人楊齊賢,作《李太白集注》25卷,原書不傳,元蕭士赟作《分類補注李太白詩》25卷,存楊注頗多。此書以元余氏勤有堂刻本為最早,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郭云鵬寶善堂刻本有所刪簡,附刻文集,《四部叢刊》據以影印,較常見。明朱諫作《李詩選注》13卷,附《辯疑》2卷,頗有創見,有明隆慶六年(1572)朱守行刻本。明胡震亨作《李詩通》21卷,亦多有體會,有清順治七年(1650)刻本。清王琦《李太白詩集注》36卷,廣取眾說,注釋詳密,為舊注本集大成之著。有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聚錦堂刻本。后《四庫全書》《四部備要》皆收入。中華書局1977年出版標點本,題作《李太白全集》。今人注本有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安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巴蜀書社1990)、詹锳《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均比前人注本有很大進步。
上一篇:隋唐五代文學·隋唐五代文學的典籍·別集·李商隱
下一篇:隋唐五代文學·隋唐五代文學的典籍·別集·李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