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燭龍
【出典】 見“龍銜燭”條。
【釋義】 古代神話言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以照明。后因以“燭龍”為詠燈火的典故。
【例句】 ①歡聲里,燭龍銜耀,黼藻太平春。(趙佶《滿庭芳·上元賜公師宰執觀燈……》898)這里用以形容上元燈火之光明。②春到皇居景晏溫,冰輪駕玉上祥云,燭龍銜耀九重門。(曹勛《浣溪沙·賞燈》1230)這里用以夸美宮中燈火之熒煌。③漸向晚、放燭龍掀舞,周匝紅蕖紺蕊。(史浩《寶鼎現·昔姑蘇士人陷囹圄……》1269)這里用以表現皇都元夕花燭欣舞景象之絢爛。④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朱淑真《憶秦娥·正月初六夜月》1404)這里以“燭龍”比喻游動的花燈,夸美初六夜間花燈之盛。⑤想帝輦、三朝薄暮,催促燭龍開扇雉。(石孝友《寶鼎現·上元上江西劉樞密》2031)這里以“燭龍”喻指花燈,想象帝京上元薄暮時爭相燃點花燈的景象。⑥燭龍銜耀烘殘雪,羯鼓催花發上林。(無名氏《鷓鴣天·上元詞》其十3669)這里以“燭龍銜耀”比喻上元輝煌的燈火。
上一篇:典故《燭刻西窗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煮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