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赤壁》主題之爭
杜牧有《赤壁》詠史絕句,曰:“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痹S顗批評杜牧不問社稷安危,只為二喬的命運擔心,說杜牧作《赤壁詩》“意謂赤壁不能縱火,為曹公奪二喬置之銅雀臺上也,孫氏霸業,系此一戰,社稷存亡,生靈涂炭都不問,只恐捉了二喬,可見措大不識好惡。”(《彥周詩話》)紀昀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許顗沒有領會詩人的用意,寫二喬正是借以表明赤壁一戰與東吳存亡息息相關。他說:“(許顗)譏杜牧《赤壁詩》為不說社稷存亡,惟說二喬。不知大喬,孫策婦,小喬,周瑜婦,二人入魏,即吳亡可知。此詩人不欲質言,變其詞耳。顗遽詆為秀才不知好惡,殊失牧意。”(《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五)另一種意見,認為詩中對周瑜有所譏諷,說周瑜只不過是僥幸勝利而已。薛雪說:“言公謹軍功止借東風之力,茍非乘風力之便,以破曹兵,則二喬亦將被虜,貯之銅雀臺上。”(《一瓢詩話》)王堯衢云:“杜牧精于兵法,此詩似有不足周郎處?!?《古唐詩合解》)何文煥云:“牧之之意,正謂幸而成功,幾乎家國不保。彥周未免錯會。”(《歷代詩話考索》)沈德潛則以為此詩流于輕薄,因此對詩家盛贊此詩表示不解:“牧之絕句遠韻遠神,然如《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近輕薄少年語,而詩家盛稱之,何也?”(《唐詩別裁》卷二十)馮集梧在注中引用許顗之語后,駁之曰:“按:詩不當如此論,此直村學究讀史見識,豈足與語詩人言近指遠之故乎?”(《樊川詩集注》卷四)
上一篇:隋唐五代·《蜀道難》主題之爭
下一篇:遼金元明清·《金瓶梅》為集體創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