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四十卷。明袁宏道撰。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曾任吳縣知縣、順天教授,官至吏部郎中。著有《袁中郎全集》,凡文集二十五卷,詩集十五卷。
袁宏道與兄宗道、弟中道,并稱三袁,為明代中葉反復古文學流派公安派的創始者。三袁中尤以袁宏道在文學上的成就最大。他的文學主張在文學發展觀上認為不應厚古薄今。他說:“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極其變,各窮其趣,所以可貴,原不可以優劣論也。”(《敘小修詩》)在創作觀上反對摹擬古人。他說:“世道既變,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也,亦勢也。”(《與江進之尺牘》)強調寫詩作文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敘小修詩》)形成“性靈說”,是為公安派論文的核心。“性靈說”的提出,對打破封建思想束縛,掃除前、后七子擬古文風,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著消極避世、追求閑適的缺點,對晚明文壇有消極后果。
袁宏道的散文真率自然,極富特色。其尺牘文、隨筆、游記文、傳記文均有佳作,尤以游記寫得極其清新活潑,如《晚游六橋待月記》、《滿井游記》等深受后人稱贊。袁宏道的詩成就不及散文,少數篇章如《猛虎行》、《逋賦謠》等揭露了社會黑暗現實,大量作品缺少社會現實意義。
有明萬歷間刻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崇禎間佩蘭居四十卷本為底本,校以吳郡書種堂本、袁小修編校本等多種版本,重新編為五十五卷。另有附錄三卷。
上一篇:弇州山人四部稿
下一篇:玉茗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