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金縷衣
【出典】 漢·桓寬《鹽鐵論》卷六《散不足》:“古者鹿裘皮冒,蹄足不去。及其后,大夫士狐貉縫腋,羔麂豹祛。庶人則毛绔衳彤,樸羝皮傅。今富者鼲貂,狐白鳧翥,中者罽衣金縷,燕䶅代黃。”南朝梁·劉孝威《擬古應教》詩:“青鋪綠瑣琉璃扉,瓊筵玉笥金縷衣。美人年幾可十余,含羞轉笑斂風裾。”(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一八)
【釋義】 金縷,即金絲。金縷衣,指飾有金絲的、華麗的衣服。漢代在討論鹽鐵是否專賣的會議上,賢良發言贊美古人衣著簡樸批評當時人們衣飾奢侈,其舉例說連中等人家都穿著飾有金絲的毛織衣服。劉孝威在詩中寫到年青的美女著金縷衣。后遂用作詠美女衣著華麗之典。
【例句】 ①寬盡春來金縷衣,憔悴有誰知。(魏夫人《武陵春》[小院無人簾半卷]269)這里的金縷衣指青年女子所著之華美衣服。意為此女十分憔悴,春來她的衣服愈顯得肥大寬松了。②閑撥沈煙,金縷衣寬睡髻偏。(陸游《采桑子》[寶釵樓上妝梳晚]1586)這里的金縷衣指少女所著華麗的衣服。意為少女因思念情人,日見憔悴,衣服也漸覺肥大。
上一篇:典故《金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金縷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