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選集。編選者朱孝臧(1857-1931),一名祖謀,又名彊村,清光緒九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曾出任廣東學政。清廷遜位后,以遺老自居。朱孝臧既是學者,又是詞人,是晚清四大詞家之一,甚至被視為唐宋至近代詞家的“殿軍”。他精通詞律,講究審音,有“律博士”的美譽。其詞取徑吳文英,上窺周邦彥,旁及宋詞各大家,而自成風格,被王國維譽為“學人之詞”的“極則”。他追求的是渾成典雅,這種審美趣味也就體現在這部《宋詞三百首》中。所選錄兩宋詞人七十九家共二百八十三首詞,也大都以渾成典雅的作品為主,周邦彥、吳文英一派的作品較多。這非常投合學者的口味,但普通讀者卻難以體會其妙處,故其影響遠不能與《唐詩三百首》同日而語。不能說朱孝臧沒有選家的眼光,恰恰相反,《宋詞三百首》流傳不廣,就是因為選編者的眼光太高。朱孝臧在詞壇上堪稱大家,而且對詞學有相當高深的造詣,他曾經廣采博收唐宋金元詞人專集,刻為《彊村叢書》,僅此一點,就是編選《唐詩三百首》的蘅塘退士可望而不可即的。蘅塘退士的眼睛向下看,朱孝臧的眼睛朝上看,結果,《唐詩三百首》和《宋詞三百首》的品味就有“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之分。曲高和寡,《宋詞三百首》知音寥寥,就是這個原因。
上一篇:什么是《詞綜》
下一篇:什么是《全元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