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虎落
【出典】 《漢書》卷四九《晁錯傳》:“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毋下千家,為中周虎落。”唐·顏師古注:“虎落者,以竹蔑相連遮落之也。”
【釋義】 虎落,指遮護城堡或營寨的籬笆。多設置于邊防要害之處。晁錯在上書中所說的“中周虎落”是指在要害位置的城堡中于內城小城中間以虎落環繞之。后多用此典以詠邊防。
【例句】 ①月冷龍沙,塵清虎落,今年漢酺初賜。(姜夔《翠樓吟·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2184)武昌在當時系宋朝防止金人入侵的戰略要地,自有各種備敵設施,故用“虎落”典。二句意為宋金議和達成,戰守要地也清冷安閑下來。②正虎落、馬靜晨嘶,連營夜沈刁斗。(吳文英《宴清都·壽秋壑》2883)這里“虎落”指武昌。武昌是當時南宋與蒙古軍隊對峙的戰守要地,故用此典。二句意為作為邊防要地的武昌在“秋壑”(賈似道)鎮守下,敵人遠遁,邊界無事。此為諛頌之詞。
上一篇:典故《虎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虎觀英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