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詞中詠唱四時節序者甚多。張炎《詞源》卷下:“昔人詠節序,不惟不多,付之歌喉者,類是率俗,不過為應時納祜之聲耳。”然其間不乏佳作,如柳永《木蘭花慢·清明》、周邦彥《解語花·賦元夕》、史達祖《東風第一枝·賦立春》,《詞源》卷下謂“此等妙詞頗多,不獨措辭精粹,又且見時序風物之盛”。清李佳《左庵詞話》卷下亦云:“詞中詠節序,須脫俗率,要有意境。”并舉例如周邦彥《解語花·賦元夕》等詞,“可謂辭意兼美,非空泛填寫景物者神味索然”。南宋節序詞也有融入家國身世之感的,如李清照《永遇樂·元宵》,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謂李清照“南渡以來,常懷京洛舊事。晚年賦元宵《永遇樂》”。宋末劉辰翁《永遇樂》詞序云:“余自乙亥(1275)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此等節序詞,寓寄深沉的故國之思,可謂別具一格。
上一篇:什么是質實的詞風
下一篇:詞的雅俗之辨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