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韓眾
【出典】 《楚辭》戰國楚·屈原《遠游》:“奇傅說之托辰星兮,羨韓眾之得一。”東漢·王逸注:“眾,一作‘終’。”宋·洪興祖補注引《列仙傳》:“齊人韓終為王采藥,王不肯服,終自服之,遂得仙也。”晉·葛洪《神仙傳》卷三《劉根傳》:“根曰:‘吾昔入山,精思無所不到,后如華陽山,見一人乘白鹿車,從者十余人,左右王女四人執采旄之節,皆年十五六余。再拜稽首,求乞一言。神人乃告余曰:“爾聞韓眾否?”答曰:“實聞有之。”神人曰:“我是也。”……余乃從其言合服之,遂以得仙’。”
【釋義】 傳說戰國時齊人韓眾是仙人,曾乘白鹿車出現于華陽山。后遂用作詠仙人的典故。
【例句】 幸柴車堪駕,何慚韓眾;藥苗可采,長伴龐公。(劉克莊《沁園春·二鹿》2596)作者因用二鹿駕柴車,遂聯想起乘白鹿車的仙人韓眾,于是借以自顯其瀟灑超脫之狀。
上一篇:典故《韓五》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韓公接后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