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逢
字原吉,號梧溪子、席帽山人,晚號最閑園丁。江陰(今屬江蘇)人。弱冠即有文名,元順帝至正(1341—1368)中,作《河清賦》,行臺及憲司交薦,均以疾辭。張士誠占領(lǐng)蘇州后,東南之士多為其所用,逢雖經(jīng)多次征辟,固辭不就,卻通過友人王晟向張士誠之弟張士德勸說張氏兄弟降元。明太祖洪武(1368—1398)間,征召甚急,又以老疾辭。洪武二十一年(1388)卒,年七十。曾學詩于陳漢卿,得虞集之傳。其詩才氣宏敞,而不失謹嚴。詩多寫于喪亂之際,楊維楨序其集云:“《梧溪集》者,江陰王逢氏遭喪亂之所作也。”他自稱“才非元亞甘劉后”,以忠于金室的元好問、劉因自喻。錢謙益把他比作宋末元初著名遺民謝翱。逢諷刺朱元璋稱帝是“孺子成名”,直到臨死之年,還稱朱元璋是“南朝天子”。錢謙益稱其“前后《無題》十三首(包括《書無題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傷庚申之北遁,哀皇孫之見俘,故國舊君之思,可謂至于此極矣”(見《列朝詩集小傳》甲前集)。這方面的詩篇還有《過楊員外別業(yè)》、《宋嫆容王氏辭》等。他有詩云“平生氣節(jié)詩千首”,是其對自己一生忠于元王朝之概括。著有《梧溪集》。《新元史》卷二三八、《明史》卷二八五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王粲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理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