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奕梁山,巍巍梁山多高峻,
維禹甸之,大禹曾經(jīng)治理它,
有倬其道。交通大道開辟成。
韓侯受命,韓侯來京受冊命,
王親命之: 周王親自來宣布:
纘戎祖考,繼承你的先祖業(yè),
無廢朕命。切莫辜負委重任。
夙夜匪解,日日夜夜不懈怠,
虔共爾位,在職恭虔又謹慎,
朕命不易。冊命自然不變更。
榦不庭方,整治不朝諸方國,
以佐戎辟。輔佐君王顯才能。
四牡奕奕,四匹公馬高又壯,
孔脩且張。體態(tài)雄壯又修長。
韓侯入覲,韓侯入朝拜天子,
以其介圭,手持介圭到殿堂,
入覲于王。恭行覲禮拜周王。
王錫韓侯,周王賞賜給韓侯,
淑旂綏章;交龍日月旗漂亮;
簟茀錯衡,竹篷車子雕紋章,
玄袞赤舄,黑色龍袍紅色鞋,
鉤膺鏤钖;馬飾繁纓金鈴裝;
鞹鞃淺幭,車軾蒙皮是虎皮,
鞗革金厄。轡頭挽具閃金光。
韓侯出祖,韓侯祖祭出發(fā)行,
止宿于屠。首先住宿在杜陵。
顯父餞之,顯父設(shè)宴來餞行,
清酒百壺。備酒百壺甜又清。
其殽維何?用的酒肴是什么?
炰鱉鮮魚。燉鱉蒸魚味鮮新。
其蔌維何?用的蔬菜是什么?
維筍及蒲。嫩筍嫩蒲香噴噴。
其贈維何?贈的禮物是什么?
乘馬路車。四馬大車好威風(fēng)。
籩豆有且,盤盤碗碗擺滿桌,
侯氏燕胥。侯爺吃得喜盈盈。
韓侯取妻,韓侯娶妻辦喜事,
汾王之甥,大王外甥作新娘,
蹶父之子。蹶父長女嫁新郎。
韓侯迎止,韓侯出發(fā)去迎親,
于蹶之里。來到蹶地的里巷。
百兩彭彭,百輛車隊鬧攘攘,
八鸞鏘鏘,串串鑾鈴響叮當(dāng),
不顯其光。婚禮顯耀好榮光。
諸娣從之,眾多姑娘作陪嫁,
祁祁如云。猶如云霞鋪天上。
韓侯顧之,韓侯行過曲顧禮,
爛其盈門。滿門光彩真輝煌。
蹶父孔武,蹶父強健很勇武,
靡國不到。足跡踏遍萬方土。
為韓姞相攸,他為女兒找婆家,
莫如韓樂。找到韓國最心舒。
孔樂韓土,身在韓地很快樂,
川澤訏訏。川澤遍布水源足。
魴甫甫,鳊魚鰱魚肥又大,
麀鹿噳噳,母鹿小鹿聚一處,
有熊有羆,有熊有羆在山林,
有貓有虎。還有山貓與猛虎。
慶既令居,喜慶有個好地方,
韓姞燕譽。韓姞心里好歡愉。
溥彼韓城,擴建韓城高又大,
燕師所完。燕國征役來筑成。
以先祖受命,依循先祖所受命,
因時百蠻。管轄所有蠻夷人。
王錫韓侯,王對韓侯加賞賜,
其追其貊。追族貊族聽號令。
奄受北國,北方各國都管轄,
因以其伯。作為諸侯的首領(lǐng)。
實墉實壑,筑起城墻挖壕溝,
實畝實籍;劃分田畝稅章定;
獻其貔皮,珍貴貔皮作貢獻,
赤豹黃羆。赤豹黃羆也送京。
《韓奕》是歷代重視的《大雅》名篇之一。《毛詩序》云:“《韓奕》,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錫命諸侯。”但按驗文本,可知詩的內(nèi)容主要是敘述年輕的韓侯入朝受封、覲見、迎親、歸國和歸國后的活動,全詩的主人公是韓侯,贊美周宣王“能錫命諸侯”并非詩的主旨。至于說詩的創(chuàng)作年代在周宣王時,則是可信的,與史實相合。是否尹吉甫所作,尚難斷定。
西周王朝后期內(nèi)憂外患,漸趨衰落,經(jīng)過厲王時代的社會和政治大動亂,宣王力圖振興,調(diào)整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關(guān)系,實行某些開明政策;東伐淮夷、北伐狁以御外侮;遷申侯于謝邑鎮(zhèn)守南方要沖,派仲山甫督修齊城捍衛(wèi)東方,封韓侯擴建韓城加強北方防務(wù),一時號稱“中興”。本詩所記述的韓侯受封入覲,是宣王時代重要的政治活動。
全詩六章,章十二句,為整齊的四言體,每章內(nèi)容各有重點,按人物的活動依次敘述,脈絡(luò)連貫,層次清楚。
首章從大禹開通九州,韓城有大道直通京師起筆,表明北方本屬王朝疆域。通過周王親自宣布冊命和冊命的內(nèi)容,說明受封的韓侯應(yīng)擔(dān)負的重要政治任務(wù)以及周王所寄予的重大期望;任務(wù)和期望的根本之點,是作為王朝的屏障安定北方。
第二章敘述韓侯覲見和周王給予賞賜,而這一切都依據(jù)禮法進行。呈介圭為贄表明韓侯的合法地位,周王的賞賜表示韓侯受到的優(yōu)寵。周代以“禮”治國,“禮”就是法律和制度,按制度,周代貴族服飾車乘的質(zhì)料、顏色、圖案、式樣、大小規(guī)格都有規(guī)定,不能僭越。周王賞賜的交龍日月圖案的黑龍袍、紅色木底高靴、特定規(guī)格的精美車輛,都是諸侯方伯使用的。由周王賞賜,類似后世的“授銜”和公布享受何種等級的待遇,它表明受賜者地位、權(quán)利的提高: 年輕的韓侯一躍而為蒙受周王優(yōu)寵、肩負重任的榮顯人物。
第三章敘述韓侯離京時由朝廷卿士餞行的盛況。出行祖祭是禮制,大臣銜命出京,例由朝廷派卿士在郊外餞行,這也是禮制。祖祭后出行,祭禮用清酒,所以餞行也“清酒百壺”,這仍是禮制。一切依禮制進行,又極盡宴席之豐盛。這些描寫繼續(xù)反映韓侯政治地位的重要及其享受的尊榮。
第四章敘述韓侯迎親。這一章鋪陳女方高貴的出身家世和富貴繁華的迎親場面,烘托出熱烈的喜慶氣氛,再現(xiàn)了貴族婚禮的鋪張場景和風(fēng)習(xí),也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榮貴顯耀。
第五章重點敘述韓國土地富庶,河流湖泊密布,盛產(chǎn)水產(chǎn)品和珍貴毛皮。這些敘述從蹶父選婿引起,以韓姞滿意作結(jié),雖然敘述重點轉(zhuǎn)移,卻與上章緊緊勾連,不顯突兀,收過渡自然之妙。
第六章敘述韓侯歸國,成為北方諸侯方伯,建韓城,施行政,統(tǒng)治百國,作王朝屏障,并貢獻朝廷,與首章冊命遙相呼應(yīng)。
全詩的主題是頌揚韓侯,頌揚他接受王國重要政治使命,肩負作為王國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表現(xiàn)周王的優(yōu)寵和倚重,公卿對他的尊慕和禮敬,詩中渲染的他的富貴榮華以及他的權(quán)威,都與他的政治地位密切聯(lián)系。沒有他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這是一篇歌頌接受國家重任的大臣的頌歌。其中,餞宴、迎親的場景描寫,是詩中的插部,用以烘托主人公的高貴榮顯,并使全詩波瀾迭興,有張有弛,有明有暗,有莊有雅,相映成趣。
本詩頌美一個榮顯的諸侯,卻沒有溢美之辭,而只是敘述事實,鋪陳事物,或正面描述,或側(cè)面烘托,落筆莊重大方,不涉諂諛,也不作空泛議論,這在頌詩中是特出的。
全詩六章,各章重點突出,但前后勾連,結(jié)成一體;內(nèi)容相對集中,而前后照應(yīng),首尾呼應(yīng),無割裂枝蔓之累,其結(jié)構(gòu)亦可資借鑒。
此詩的語言風(fēng)格也變化多姿。首章敘述周王冊命,其語言如《尚書》用語般典重古奧;第二章敘述周王賞賜,鋪陳華麗,以見恩寵之隆;第三章以下間用疊詞、口語,描寫有聲有色,寫得生動活潑。一詩之中,語言風(fēng)格三易,即俗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所以吳闿生《詩義會通》評論說:“雄峻奇?zhèn)ィ呷A典麗,兼而有之,在三百篇中,亦為杰出之作。”
上一篇:《靜女·詩經(jīng)》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頍弁·詩經(jīng)》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