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流動
古代詩學概念。指藝術作品渾然一體、流轉生動的風貌。唐代司空圖《詩品》形容道:“若納水輨,如轉丸珠,夫豈可道,假體如愚?;幕睦ぽS,悠悠天樞,載其要端,載聞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無,來往千載,是之謂乎。”首先司空圖以水車之輪轉不止和圓珠彈丸流走比擬“流動”之形象。彈丸的譬喻,是謝脁首創:“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南史·王筠傳》)后來呂本中(《夏均父集序》)、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下)都用過。此“流動”并非僅是表象,而有深刻的依據。天地流動不息,而其間自有天樞地軸為其依憑。藝術作品與天地同一流轉,察其符征,得其端緒,便可超然周轉無所凝滯,而又歸乎本原,無跡可求。作詩當流轉生動而不凝滯的說法,后來論藝者涉及不少,至于講起承轉合,意脈結構的更是難以備數。司空圖之突出處,一在于強調流動的渾然一體,其表現于外者無跡可求,好像蘇軾所說“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答謝民師書》);二在于強調將“流動”與整個宇宙之遷異相聯系,試圖找到最根本的依據。清代孫聯奎曾指出:“談詩小技,然司空氏往往論及天地……欲人之因小技而窺天地也?!?《詩品臆說·勁健》)這是司空圖深受道、玄思想影響,從藝術哲學的角度來作思考和探索的一種特殊理論體現。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涇獻詩存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