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神清之洞
【出典】 宋·謝絳《游嵩山寄梅殿丞書》:“出潁陽北門,訪石堂紫云洞……仙徑極險,捫蘿而上者七八里,上有大洞,蔭數畝,水泉出焉,久為道士所占。……此間峰勢危絕,大抵相向,如巧者為之。又峭壁有若四字,云‘神清之洞’,體法雄妙,蓋薛老峰之比。諸君疑古苔蘚自成文;又意造化者筆焉。莫得究其本末。問道士及近居之民,皆云向無此異,不知也。少留數十刻,會將雨而去。……馬上粗苦疲厭,則有師魯語怪,永叔、子聰歌俚調,幾道吹洞簫,往往一笑絕倒。”(見《歐陽修全集》附錄)宋·梅堯臣《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之》詩:“歸來游少室……霞壁幾千尋,四字侔篆籀。咸意苔蘚文,誠為造化授。標之神清洞,民俗未嘗遘。忽覺風雨冥,無能久瞻扣。”(見《歐陽修全集》附錄)宋·蘇軾《仇池筆記》:“曹煥游嵩山,中途遇道士盤磚石上,揖曰:‘汝非蘇轍之婿曹煥乎?’……道士曰:‘蘇軾,歐永叔門人,汝以永叔為何等人?’煥曰:‘文章忠義為天下第一。’道士曰:‘……我,永叔同年也。……汝豈不知神清洞事乎?汝與我以某年某月某日同集某處,我當以某月某日化于石上。’……果如期化于石上。”(據《類說》卷六○引)
【釋義】 歐陽修同友人游嵩山,遙望西峰,見“神清之洞”四字,當地人從未見此奇跡。
【例句】 ①神清夢,也是堂堂歐府。此中無破頭慮。(劉辰翁《摸魚兒·和謝李同年》3247)這里用本典抒寫出世尋仙的思緒。②應似六一先生,神清之洞,可仞蒼苔蘚。(無名氏《念奴嬌·壽侍郎》3749)這里借歐陽修見嵩山神清洞事,比況壽主功成身退后將有仙緣。
上一篇:宋詞典故《知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秦樓吹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