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濤散仙圖
清·謝彬、項圣謨作
絹本水墨
縱三九厘米
橫四○厘米
藏吉林省博物館
中國的肖像畫與西方的肖像畫有很大的區別,前者并不單純地描繪一個人的樣貌神態,而是習慣于把對象置于一個和他的精神品格相契合的環境中,以此來昭顯他內在的氣質。比如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為名士謝鯤畫像,便把他安排在幽谷山澗的背景中,襯托出他不凡的人品。
此幅《松濤散仙圖》是波臣派的肖像畫家謝彬為嘉興畫家項圣謨所作的肖像,周圍的長松堅石是項圣謨的補景,筆致謹嚴,閑散的人物與工整的景物相襯,可稱得上是張弛得當,珠聯璧合。
松濤散仙圖
謝彬師從明末肖像畫名家曾鯨,曾鯨“弟子甚眾,以(謝)彬為第一”(清陶元藻《越畫見聞》)。且看畫中人,是一個精神矍鑠的老者,漫步松陰,意態悠閑,簡單的衣飾以輕松流暢的線條勾出,整個人物不施彩色,但以白描表現。與曾鯨作畫習慣在人物臉上用墨渲染以示凹凸起伏略有不同,謝彬用筆清勁,在勾出人物臉上的五官之后,只稍微用一層淡墨輕染臉頰,襯托出畫中人的獨特神采,而這種畫法與整體的白描手法也更加相配,突出了人物超然塵外的品格。對于神情的捕捉,則著眼于對象行走之間的自然流露,再加上山石林木的烘托,以典型的環境來反映典型的人格。項圣謨是明代大收藏家項子京的后代,于明朝覆亡之后,不勝黍離之悲,曾畫《大樹風號圖》作無聲的疾呼,不得已以“松濤散仙”終其一生。從此圖畫中人急促的步履,憂郁的眼神,欲張還合的口唇,可見謝氏對于項圣謨的形態、神情、性格,是刻畫得相當成功的。
畫中松間長題為項圣謨所作,左下謝彬署款“文侯”,下鈐白文“謝彬私印”。
上一篇:《江山臥游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江深草閣寒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