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儲》簡介|鑒賞
文言筆記小說。明陳禹謨撰。全書共八卷。有明萬歷十五年刻本,明萬歷三十九年刻本、《敬修堂叢書》本。
此書仿《世說新語》記載了歷代名臣、名士的軼事。嚴徵在《說儲序》中寫道,此書“為《世說》輔車倚以行遠者也”,因“劉義慶為《世說》,膾炙人口,后之襲之者無慮十百家,而一無能逮,則以其取類博而究道微也,此《說儲》者究道同《世說》,而取類淹百氏?!碑斎黄渲胁幻庥羞^譽之詞,然而也確有說對之處,其一是“究道”,此書在記載士大夫言行之前,有大篇的論述,因此在“究道”上,與《世說》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其二是“取類淹百氏”,此書往往把各個朝代相類的事情并在一起寫,以突出其主旨。如寫武官作詩賦,把梁武帝時曹景宗作詩和宋太宗時曹翰當宴作詩放在一起寫,文中記道:
梁武帝宴群臣于華光殿,令各賦詩。曹景宗不得韻,意色不平,就帝啟求,時沈約賦韻已盡,惟余“競”、“病”二字,景宗操筆立成,曰: “去時兒女悲,歸來笳皷竟。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宋太宗宴群臣亦各令賦詩,曹翰以武人不與,乃自陳乞應詔,太宗笑而許曰:“卿宜以“刀”字為韻, 翰援筆立進, 中一聯云: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二曹并以介胄之夫,效顰文士,造次所成亦各有致,斯已奇矣。豈橫槊賦詩,曹氏固有家風乎?
由此可見,這樣寫了以后,使這些故事顯得更生動也更有趣味,其中所含意義也更能為人們明了。這恐怕是“取類淹百氏”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用生動豐富的故事表現了歷史上一些名臣的品貌,有褒有貶,豐富多采。如寫“孫生者詣文正公(范仲淹)處索米養母,文正識之,補為學者,授之《春秋》。后十余年,泰山下有孫明復先生以《春秋》授學徒。朝廷高其道德,召至太學,則向者就文正索米孫生也”。突出了范仲淹識人、知人,且能救人危難的高尚品德。
此書中還有一些篇目往往能以小見大。有的看去似乎漫不經心地在寫一些怪異的軼聞,然因在關鍵處用了畫龍點睛法,幾句人物語言就把作者的主旨表現得淋漓盡致。如寫“妒津”一事:
妒津,渡者皆攘衣枉妝然后敢渡, 不爾, 風波暴發。丑婦雖飾妝而渡,其神亦不妒也。唐高宗將幸汾陽,宮道出妒女祠,并州長史李沖玄因俗云盛服過者必致風雷之災,乃發數萬人,別開御道。狄仁杰時為知頓使,獨曰: “天子之行,千乘萬騎,雨師風伯灑道清塵,何妒女之害耶?”遽令罷之。高宗嘆曰: “真大丈夫也!”
為皇帝之行大開御道,地方官員附之不及,而狄仁杰卻敢于果斷地力排眾議,為民著想,停止了這一浩大的工程,這足以說明狄仁杰為官之清正。然其中寫狄仁杰一筆掠過,而主要是通過環境渲染把狄仁杰的形象加以突出,故能使其形象一現即有叱咤風云之氣度。再如欲表現秦始皇的殘暴,就寫“秦始皇欲過海觀日出處,作石橋于海上,有神人驅石去不速,鞭之皆流血,今石橋色猶赤。”
上一篇:《詳情公案》簡介|鑒賞
下一篇:《說儲二集》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