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竹圖
明·文徵明作
紙本水墨
縱六二厘米
橫三一.二厘米
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梅、蘭、竹、菊“四君子”是我國文人畫的傳統題材,落筆時,這四者可分可合,但都賦予對象以人格,象征高潔的品格和正直、堅忍、樂觀等精神。其藝術特征在于內容上詩畫相通,形式上以書入畫。
具體說來,蘭為“王者之香”,畫蘭須寫其清雅幽香,潔身自好;竹為“全德君子”,畫竹則寫其高風亮節,勁直向上。文徵明此圖合寫蘭竹,歌頌“雙清”。他用水墨畫土坡上蘭叢,蘭花正側偃仰,均五瓣為則,如蝶起舞,或含苞待放,或敞瓣盛開,葉叢柔嫩舒展,十分俊爽。花以淡墨為瓣,濃墨點心,葉用筆流暢,顯出臨風飄動,活潑自然。作者多使蘭竹為伍,作新篁含風,而影自斜,竹竿行筆遒健勁利;竹節之間,筆意貫穿,墨色停勻,分枝作迸跳(從里畫出),發葉皆在上端,攢三聚五,而有層疊;土坡則以簡潔的干筆,側鋒皴擦,以承蘭竹的動勢,極有情致。全圖物象不加淡墨烘染,更見明快爽朗。特別是吸取書家筆法的節奏,韻律,輕重徐疾,提按頓挫富有變化,誠如清松年《頤園論畫》所云:“竹蘭梅菊,為畫中別調,此等方可稱逸品,用筆純是書法,與他畫不同,不藉筆之力勢,斷無佳作。”
蘭竹圖
作者自題:“清真寒谷秀,幽獨野人心。結意青霞珮,傳情綠綺琴。”突出“清”、“幽”,并表達借物寓志的深意。同時代人所題,有“誰是同心友,幽蘭在空谷。疏篁更娟娟,閑情寄雙玉”等句,更是以蘭竹相知,來象征友情了。
文徵明此圖,形、意、情契合無間,表現了文人畫家的氣質和神采,也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
上一篇:《朝仙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真賞齋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