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紈扇圖
明·唐寅作
紙本水墨
縱七七.一厘米
橫三九.三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常恐秋節(jié)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這是漢班婕妤的《怨歌行》。明代畫家唐寅的《秋風紈扇圖》就是借這首詩而作的一幅水墨寫意畫。唐寅運用蘭葉描與折蘆描筆法,線條流暢而又頓挫,形象既洗練而又有韻味,筆墨簡疏,色調(diào)淡雅,允是文人畫中之杰作。
秋風紈扇圖
畫中女子,秀麗端莊,體態(tài)嫻雅,手持紈扇,徘徊庭園,面露憂郁之色,欲行又止,若有所思,表現(xiàn)出佳人心事重重的感傷情懷。仕女的披巾和裙緣飄拂著,與幾枝叢竹在風中搖曳的景物相應合,顯出秋風蕭瑟、草木凋零的凄涼景狀。佳人仰望遠方,深感自己日漸年老色衰,將與紈扇一樣被人捐棄的境地,眼睛含著迷惘的神情,一種萬般無奈的痛苦心情,悉悉可見。作者把人物內(nèi)心世界刻畫得入木三分,是此畫值得注意的成功之處。聯(lián)系作者自身在三十歲赴京會試蒙受冤枉功名被黜后,“童奴據(jù)案,夫妻反目,舊有獰狗,當門而噬”(唐寅《與文徵明書》)的坎坷經(jīng)歷,不難理解作者在畫中所寄托的深沉情感。結合左上角的題畫詩來看,作者將畫中所寄托的底蘊,和盤托出,對當時趨炎附勢的惡劣風氣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與鞭撻:“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
昔日唐云賞觀此圖,盛贊不已。唯略感作者這首七絕詩,寫得直率了些,若能略予含蓄,更可使觀者尋味咀嚼。
此外,從布白結構來看,也頗有重視的特點。作者把人物基本上放置在畫面的中心,右邊上方留著大面積空白,作為仕女眺望之處,似乎空白越大,給人的遐想越遠,看不到盡頭與希望,更增加失落感,以虛為實,真乃妙筆!至于題畫詩之處,多為畫中的空白處,一般是從右邊空白之處向左寫去。此畫若如此,那就大大地影響佳人遠望天際視線的效果了。故作者破例移到左邊向右寫去,真是匠心獨運的構思。
上一篇:《騎驢歸思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落霞孤鶩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