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笛圖
明·吳偉作
紙本墨筆
縱三二.一厘米
橫一五五.四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吳偉擅長人物、山水,他的人物畫“出自吳道子”,又師承李公麟,故精于白描,線條纖細,形象清秀;后來又吸取了梁楷的減筆畫法,畫風趨向勁健豪放,“縱筆不甚經意,而奇逸瀟灑動人”。
《鐵笛圖》是以元代著名詩人楊維楨的遺事為題材的。據記載:楊維楨游太湖時,得莫邪劍,命冶人緱長弓鑄鏌铘鐵笛,長三尺左右,吹之以奇音絕世。圖中主人公端坐在板凳上,頭戴華陽巾,低首凝思,右手上提,似在按動著手指推敲曲譜。對面兩姬,前后列坐在圓凳上,一姬拈花插發,一姬持扇掩面。主人身旁站立著一個手持鐵笛的侍女。她們都注視著主人公,好像在用心傾聽主人的按譜淺唱。
此圖背景和陳設都很簡練,庭中虬松一株,枝葉茂密挺勁。主人身旁設一石臺,陳設的筆筒、書帙、壺、瓶等物造型正確,質感很強。右下角頑石一塊,古柏糾纏盤結,小竹叢生,疏落有致。在這空曠的庭院中仿佛使人聽到隨著松風傳出一陣陣抑揚頓挫的吟哦。
圖的畫法,純以白描勾勒,畫家以行云流水、舒展自如的線條,生動地刻畫了詩人興致所至吟詩作曲的舒暢心情。流麗秀潤的游絲描,恰當地表現了仕女柔嫩的肌膚和稠密褶紋的衣裳,極富質感。用濃墨畫出的發髻,襯托出仕女秀麗的臉龐。特別是一姬手中所執的紈扇,在精細透明的細紗扇面上,隱約露出半側臉頰,真是惟妙惟肖。樹石的皴法,線條變化較多,粗細、長短、濃淡、干濕隨意而出,筆勢迅疾,表現出一種動感。這種畫法雖大異于吳偉晚年的潑墨粗放之作,但仔細觀察,不論粗筆、細筆,跳躍的動勢始終貫穿在他的畫中,這正是吳偉筆法的特性。署款:“成化歲次甲辰四月廿八日,湖南小仙吳偉畫。”時年二十六歲。這幅畫,是吳偉傳世最早的作品。圖后有明祝允明、王寵、文彭,清姜紹書、顏世清,近人馮超然、吳湖帆等題跋。曾經明張鳳翼,清姜紹書、梁清標、周佐俊收藏。乾隆時入內府,后又經顏世清、蔣祖貽、吳湖帆收藏。
鐵笛圖
上一篇:《東山攜妓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漁樂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