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傳記資料索引》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元人傳記資料索引》(共5冊),為我國臺灣學者王德毅、李榮村、潘柏澄編,由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于1979年至1982年陸續出版。本書是近年來出版的幾種元人傳記資料索引中較為完備的一種。其體例、特點如下:(一)本索引是利用宋末人文集、元人詩文集筆記和總集、明初和清代名家文集、元明總志和地方志、石刻文獻,以及史傳典籍、目錄書和類書匯編而成。(二)上述的700余種典籍,都載在第1冊前附的引用書目中,著錄其書名、卷數、作者和版本,文獻浩瀚,查尋不便,特為分類臚列,其順序依詩文集、方志、石刻、史傳和雜志、筆記、目錄等類逐一著錄。(三)本索引編錄元代人物16000余人,凡有事跡可述、言行足法或有著述者,皆就所搜集到的資料,用簡明文學為其撰一小傳,注明生卒年、字號、籍貫、親屬、出身、仕履、事功、言行、封謚等,如有著作傳世,亦予列舉書名和卷數。(四)所收詩文集總集中的資料,包括詔制誥檄、贈詩、壽詩、賀詩、贈序、書序、字說、薦狀、題跋、事物記、頌說、哀辭、誄銘、祭文、祝詞、謚議、家傳、行述、行狀、墓志、碣銘、墓表、神道碑、年譜等20多項,這些資料的排列,以作者時代為序。(五)所收資料以第一手為主,輾轉抄襲二手以下資料則斟酌采編,備供參考,庶免泛濫無當。(六)對采編的資料,隨時考證,務求正確,涉疑處皆附按語,訛誤者則注訛作某某字樣。所編書籍或有將宋、金、明人誤為元人者,則徑予刪汰,不另說明。(七)對資料的著錄逐類各有不同。別集是先列篇名,后列書名和卷頁數,卷第和頁次之間,用一斜線(/)間隔,如資料在后半頁的,則于頁碼后注一“下”字,不注的就是在前半頁。若原有頁次已不清楚,則改用總頁碼。例如:《送方壽父之道州序》(《吳正傳文集》14/370)總集則是先舉作者,次書篇目,以下與別集同。如:楊載,《送朱澤民之京師》(《皇元風雅前集》3/7下)一篇而見于兩種以上典籍者,均一一著錄,而用分號(;)分開,而在同一書中有兩三處資料者,在同一卷內者用逗號(,)分開,異卷者仍用分號,以示有別。如:《河南道勸農副使白公墓碣》(《牧庵集》26/10下;《國朝文類》55/3下;《中州金石考》4/13下)《萬歷湖廣總志》36/9下;51/61《至正金陵新志》6/24,53此外,本索引在“引用書目”后有“筆畫檢字”。
上一篇:《儒林外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元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