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樂圖
明·吳偉作
紙本設色
縱二七○.八厘米
橫一七三.五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明代浙派畫家在繪畫題材方面吸收民間的寫實傳統(tǒng),偏于描寫地方色彩的民俗和生活。他們常畫漁翁、農民、販夫、走卒等,且把漁、樵、耕、讀畫在一起,稱之為“四樂”。倪端、戴進、吳偉、張路、蔣嵩、姚一川等,都是喜歡用這類題材作畫的高手,他們都是山水、人物兼擅,選擇這類題材作畫,更能發(fā)揮其所長。此圖在同類“漁樂圖”中是比較突出的。
《漁樂圖》又稱《江山漁樂圖》、《溪山漁艇圖》,畫面描繪湖邊高樹坡石;中遠景山灣盤曲蜿蜒,峰巒層疊,云氣迷濛,水天相接。江邊停有許多漁艇,漁民中有的在備炊,有的在閑談,江中還有不少漁民或在下罾,或在收船。漁民均粗衣短衫,滿面風霜,形象純樸,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左上角自識“小仙”,鈐朱文印一方“江夏吳偉小仙”。從總體看,畫面境界開闊,氣勢磅礴,是吳偉傳世山水畫中一件杰作。
畫法從南宋院體馬遠、夏圭一路變化而來,山石作斧劈皴,雜以亂柴、亂麻皴,連皴帶染,筆墨縱橫,但比之馬、夏的剛硬靜穆,略顯柔軟騷動。同時變“一角半邊”為全景式的構圖,重巒疊峰,江天空曠,一望無盡,表現(xiàn)出山川雄偉壯闊的氣勢,體現(xiàn)了畫家創(chuàng)造性地對待傳統(tǒng)的態(tài)度。
漁樂圖
上一篇:《鐵笛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風雨歸莊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