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花圖
宋·佚名
絹本設(shè)色
縱二五·五厘米
橫二六·二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此圖以沒骨法寫深紅、淺紫、粉白的罌粟花各一朵,而窮其俯仰顧盼、高下欹側(cè)之勢。經(jīng)營位置,頗具匠心。筆法勻凈,嫻于矩度,細(xì)看花葉勾勒,極“周密不茍”之致,盡“骨法用筆”之妙。
罌粟花“以重臺千葉者為佳”,于芍藥之后,此花最繁華,點綴園林,百妍千態(tài),攝之入畫,更見嬌艷。此幅即選“重臺千葉”(復(fù)瓣)之名種,將其姿質(zhì)秀靈,盡于一幅之中。枝葉與鮮花相扶,新蕾與盛放相配,構(gòu)思精妙,體物精微,臻于絕品。設(shè)色婉麗,富贍而沉著,輕靈微妙處殆非人工,仿佛天成。一枝一葉俱含深情,如果以為工筆畫不需、不能或不擅于抒情,則屬誤解。其實,上好的工筆畫,脫去工藝匠氣而呈性靈,此幅正是寫實極工而卻情溢毫端,連花托上的色斑均表現(xiàn)逼真,花瓣瓣尖參差搖曳之態(tài),非情而何?
全幅疏密掩映,深具圓美透徹的空間感,花枝真如從風(fēng)露中移下,帶來春光一片,爛漫紛華。罌粟之果實可制為鴉片,故庭園中多已禁栽,而其苗實,可供食用,“苗堪春菜,實比秋谷。研作牛乳,烹為佛粥。老人氣衰,食以當(dāng)肉”(蘇轍《廣植作蔬詩》)。讀此畫幅,亦可多識。而其藝術(shù)造詣之深,實乃出于宋代院畫中之高手也。
罌粟花圖
上一篇:《海棠蛺蝶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紅梅孔雀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