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子張問仁章
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仁者,不唯成己,且在成物。此章似側重于成物,只是成物的根本仍在自己的修為,成己與成物是不可分的。
“恭”、“寬”、“信”、“敏”、“惠”,功效在外,用力在內。比如對人“恭”,自己便不會去欺侮人,別人反過來也不會輕易欺侮自己。“寬”與“得眾”,“信”與“任事”,“敏”與“成事”,“惠”與“用人”,都是如此。
“恭”、“寬”、“信”、“敏”、“惠”,同時也似有遞進的內在邏輯。但凡成物,都需得人相助,而“恭”是起點。對人“恭”,人才會與自己交往,而后能“寬”、能“信”、能“敏”、能“惠”,才足以最終成事。
上一篇:《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子張問士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