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哀公問于有若章
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有若講的“徹”,指十取稅一;哀公講的二,是十取稅二。因為年饑收入差,哀公抱怨開支緊張,有若還勸哀公減稅,自然令哀公生疑,有若也似頗顯迂腐。
有若闡明了儒家治國的基本理念: 富民。“百姓足”不僅是政治的宗旨,而且也是國家的基礎。如果以人民的貧窮為代價,滿足于所謂的國家繁榮,那么這種繁榮既是荒唐的,也是不可持續(xù)的。經濟繁榮有賴于消費,而消費有賴于人民有錢,于今已是常識。有若的話雖是傳統(tǒng)的,但也與現代理論相吻合。
上一篇:《君子亦有惡乎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