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
閱讀提示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困境。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英雄末路的楚霸王項羽
楚漢爭霸末期,劉邦的實力逐漸增強,項羽的實力卻日漸衰弱。劉邦用了重兵一路圍追堵截,最后把項羽的楚軍包圍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省境內)。
劉邦的謀士張良獻計,讓圍困項羽的軍隊唱楚國的民歌,目的是瓦解楚軍的軍心,并讓項羽不愿逃回江東。
這天夜里,劉邦召集了一群漢兵,到山坡上去唱楚國的民歌。項羽聽到楚歌從四面八方傳來,驚慌失措,以為自己的根據地楚國已被劉邦攻占,不覺泣下,喪失了戰斗意志;士卒也無心戀戰,紛紛逃走。
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的幾十名兵卒逃至烏江,雖有機會逃到江東,將來卷土重來,但他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在烏江邊拔劍自殺了。
知識小窗
近義詞:腹背受敵、八方受敵。
反義詞:左右逢源、歌舞升平。
造句:一個極度自私、從來不考慮別人感受的人,最后一定會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成語接龍
四面楚歌→歌功頌德→德高望重→重于泰山→山重水復→復舊如初→初露頭角→角力中原→原形畢露
上一篇:成語《嘔心瀝血》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大公無私》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