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化工
【出典】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載賈誼《鵩鳥賦》:“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安有常則?”唐·顏師古注:“以冶鑄為喻。”
【釋義】 西漢賈誼在賦中化用《莊子·大宗師》語,有“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之句,以冶煉為喻,詠嘆大自然對世間萬物的創造化育作用。后世遂用“化工”指大自然的創造力。宋詞中常借以贊美自然景物。
【例句】 ①天與化工知,賜得衣裳總是緋。(蘇軾《南鄉子·雙荔支》291)這里借以描繪荔枝得到大自然賜予的紅色。②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細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紅。(蘇軾《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318)這里借以贊嘆園中的瑞香花(粉紅色)色澤嬌美。③勾引萬紅千翠,為化工呈巧。(張元干《好事近》[春色到花房]1092)這里借以贊美群花盛開千姿百態的景色。④甚一般、化工模子,鑄成一個拙底,生來不向春頭上,卻跨暮春婪尾。(吳泳《摸魚兒·生日自述》2506)作者生于春末,在詞中戲稱大自然在鑄造時沒有設計好。
上一篇:典故《化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化工呈新巧》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