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郡守玉殿生春》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世情小說,載《西湖二集》卷四。小說取材于南宋羅大經撰的《鶴林玉露》卷二,明朱佐的《前定錄補》以及擬話本小說集《石點頭》卷七《感恩鬼三古傳題旨》。主人公趙雄使西蜀回杭州,孝宗金殿召對杜詩的情節是據《西湖游覽志余》卷二十三中一個失名的蜀郡守的故事改編的。
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有一資州人趙雄。其生性愚憨,不知人事,讀書只記得“天地玄黃”四字。鄉間連孩童都要恥笑謾罵。后聽了私塾啟蒙先生講解宋仁宗朝代有個名叫王曾的人,因敬重字紙,積陰德,經由鬼神相助得官的故事,也異想天開地敬重字紙起來。果然,趙雄在神鬼的暗助下,做舉子,中進士,戴紗帽,穿朝靴,做了十二年的太平宰相。趙雄發跡,不僅使資州城鄉紳民都刮目相待,連滿朝文武,甚至宋孝宗也稱他是學識淵博之士。后因朝中朋黨傾軋,趙雄才衣錦還鄉,歸老林泉,享盡了人間之富貴。
《愚郡守玉殿生春》是篇諷刺小說。作者通過一個不學無術的呆子得功名,做高官,并被朝廷世俗人奉承為治國治民的棟梁的故事,辛辣諷刺了當政選才不賢,埋沒英才的昏庸之道。作者寓憤懣于戲謔和冷嘲之中,以癡呆趙雄的發跡來指謫“真正出經入史之文,反不如放屁文字發跡得快”的社會現實。在小說中,作者毫不隱瞞他的用心,指桑罵槐地影射明代社會。小說的結尾詩云: “聰明每被聰明誤,愚蠢翻為宰相身。世事從來多似此,何須輕薄愚蠢人”,就是指明作品主題和作者用意的。作者寓冷峻于嘻笑,使小說富有一種諷刺和幽默的情趣。但是,由于作者未能擺脫掉因果報應的宿命論的窠臼,把癡呆趙雄發跡歸功于陰功積德,從而未能進一步去揭開社會弊端的政治、歷史原因,這自然也就削弱了小說的戰斗力和思想性。
上一篇:《忍不住》簡介|鑒賞
下一篇:《戒指兒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