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伯玉能覺
【出典】 見“三十九年非”條。
【釋義】 春秋時衛國大夫蘧瑗,字伯玉。他五十歲時認識到以前四十九年所為之非。
【例句】 當貴買臣毋足羨,知非伯玉真能覺。(李曾伯《滿江紅·丁未初度自賦》2802)作者五十歲生日作此詞,句中以蘧伯玉自況,切合自己的年齡,表示對往昔仕途過錯的悔悟。
詩詞典故·伯玉能覺
【出典】 見“三十九年非”條。
【釋義】 春秋時衛國大夫蘧瑗,字伯玉。他五十歲時認識到以前四十九年所為之非。
【例句】 當貴買臣毋足羨,知非伯玉真能覺。(李曾伯《滿江紅·丁未初度自賦》2802)作者五十歲生日作此詞,句中以蘧伯玉自況,切合自己的年齡,表示對往昔仕途過錯的悔悟。
上一篇:典故《伯牙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伯禽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