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簡析
魯迅著。發表于1934年10月《太白》半月刊,收于《且介亭雜文》。在日寇侵華三年后,平津、華北形勢危急,國民黨反動派為開脫罪責,利用宣傳工具,把自己的賣國行為推之于“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魯迅在文中進行針鋒相對的批駁。開頭指出,國民黨統治以來,先“總自夸著‘地大物博’”,不久后,“只希望著國聯”,到現在則“一味求神拜佛”。這些事實說明,國民黨反動政府的“他信力”早已失掉,轉而在迷信中“麻醉”、“自欺”,從來也未有過“自信力”。然后,文章指出“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自古以來那些“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的人民大眾,是中國歷史的“脊梁”。在現實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人民正在進行“前仆后繼”的戰斗,他們便是現在“中國的脊梁”。結論是:“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蔽恼虏捎秒A級分析的方法,無情地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政府賣國投降、自欺欺人的丑惡面目,熱情謳歌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的英勇斗爭精神,痛斥了反動派的欺騙宣傳。
上一篇:《散文·兩漢·兩都賦》簡析
下一篇:《散文·近代·中國女報發刊辭》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