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蕭娘
【出典】 《南史》卷五一《梁宗室傳上·臨川靖惠王宏傳》:“宏不敢便違群議,停軍不前。魏人知其不武,遺以巾幗。北軍歌曰:‘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武。’武謂韋叡也。”
【釋義】 南北朝時曾以蕭娘泛稱年輕女子,后遂用為典實(shí)。
【例句】 ①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長安。(周邦彥《浣溪沙》第三615)這里以“蕭娘”指憶中女子,說自己不是因?yàn)榈⑿呐c她久爽舊約,是不會輕易離開長安的,意在表明對女子的深情。②省共蕭娘笑摘,玉纖映瓊枝,照人一色。(劉燾《花心動》[偏憶江南]692)此詞詠梅花。這里以“蕭娘”代指美貌女子,借以映襯花之秀色。③粉靨金裳,映繡屏認(rèn)得,舊日蕭娘。(吳文英《惜黃花慢·菊》2913)這里以蕭娘比擬菊花。④說與蕭娘未知道,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吳文英《夜游宮》[人去西樓雁杳]2934)此詞當(dāng)是思去妾之作。這里以“蕭娘”指去妾,抒發(fā)思憶的濃情。
上一篇:典故《蕭史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蕭娘書一紙》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