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唐孟浩然作。今人鄒尊興、張碧波《新編唐詩三百首譯釋》:“這首五絕當是詩人隱居鹿門山時所寫。全詩借心理感受描寫,展現了一幅色彩鮮明,清麗動人的春眠雨夜圖畫。全詩雖只四句,但寫出了作者感覺到、聽到、猜想到的雨夜春曉景色。”武漢大學中文系《新選唐詩三百首》:“在大好春光中,自然界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春天的清晨,春意更加濃郁,鳥雀在青翠的樹叢中鳴叫,百花盛開,繁花似錦,充滿生意。”今人張燕瑾說:“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愛極而惜,惜春即是愛春——那瀟瀟春雨也引起了詩人對花木的擔憂。”今人李長路《全唐絕句選釋》:此詩喜晴思春,而又怕春去花落過多;為花木擔憂,即為人生擔憂,詩表現了復雜的心情。”今人李曙初:“《春曉》的核心在‘花落知多少’。詩人以比興手法,借春眠、啼鳥、風雨、落花,抒發惜花的無限深情,顯示自己的內心世界。他把落花比喻自己‘不才明主棄’的遭遇,比喻象他一樣的天才寒士。春天無數盛開的鮮花,被無情的風雨所摧殘,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在‘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賈誼才空逸,安仁鬢欲絲’的情況下,天下許多有用的棟梁之才被朝廷遺棄,不能發揮作用。自然比落花更令人痛惜”(《唐詩探勝》)。此詩寫春曉睡起的片刻情景,表現了作者愛春、惜春的情感。言淺意濃,自然天成。似直實曲,詩味醇永;由夜至曉,由雨而晴,多從聽覺落筆,以料想之辭作結。回環波折,層次分明;體情察物,精密細微,以情傳神,含蓄蘊藉,歷來為人稱道。清沈德潛評論說:“孟詩勝人處,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淺語,誦之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唐詩別裁》)
上一篇:《春宮怨》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春望》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