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小草何如遠志
【出典】 《世說新語·排調》:“謝公始有東山之志,后嚴命屢臻,勢不獲已,始就桓公司馬。于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坐,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謝甚有愧色。桓公目謝而笑曰:‘郝參軍此過乃不惡,亦極有會。’”南朝梁·劉孝標注引《本草》:“遠志一名棘宛,其葉名小草。”
【釋義】 中藥遠志,別稱小草。晉人郝隆曾借此對謝安出山作官加以嘲戲。后世常用作詠出處進退的典故。
【例句】 ①便好剩留黃絹句,誰賦,銀鉤小草晚天涼。(辛棄疾《定風波·再和前韻草名》1900)本詞為藥名詞。句中以小草明指草書,暗切藥草遠志。②看匆匆西笑,爭出山來,憑誰問,小草何如遠志。(辛棄疾《洞仙歌·趙晉臣和李能伯韻屬余同和……》1937)這里化用郝隆戲謝安事,對出處進退的是非有所感慨。③山草舊曾呼遠志,故人今又寄當歸。(辛棄疾《瑞鷓鴣·京口病中起登連滄觀偶成》1964)這里化用郝隆戲謝安事,自敘昔日曾居家不出。
上一篇:典故《小白長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小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