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仙人仙杖
【出典】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傳》:“開元中,中秋望夜,時玄宗于宮中玩月。公遠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柱杖,向空擲之,化為大橋,其色如銀。請玄宗同登。約行數(shù)十里,精光奪目,寒色侵人,遂至大城闕。公遠曰:‘此月宮也。’”(據(jù)《太平廣記》卷二二《羅公遠》引)參見“化龍筇”條。
【釋義】傳說東漢費長房乘仙人壺公竹杖所化之龍,騰空還鄉(xiāng)。又,傳奇故事中的羅公遠拋柱杖變大橋,陪唐玄宗游月宮仙境。
【例句】扶搖得勢,不藉仙人仙仗。(程大昌《感皇恩·某蒙惠和鄙作,謹再次韻。……》1527)這里反用本典,頌美對方飛黃騰達憑藉個人才德。
上一篇:典故《鄉(xiāng)曲無如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仙人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