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秀色堪餐
【出典】 《文選》卷二八晉·陸士衡(機)《日出東南隅行》:“美目揚玉澤,蛾眉象翠翰。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唐·李善注引張衡《七辯》:“淑性窈窕,秀色美艷。”
【釋義】 陸機詩用“秀色若可餐”形容女子美色動人。后人用為典實,既用來詠人,也用來詠花或山川景色。
【例句】 ①煩公持并三友,秀色更堪餐。(陳造《水調歌頭·千葉紅梅送史君》1726)這里說紅梅與松、竹相襯,將更動人。②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辛棄疾《臨江仙·探梅》1880)這里用“餐秀色”敘寫觀賞美景。③秀色堪餐,更惹蘭膏膩。(趙師俠《蝶戀花·道中有簪二色菊花》2079)這里用“秀色堪餐”贊美所詠菊花。④百花中,夭桃秀色,堪餐作珍味。(楊澤民《花犯·桃花》3013)這里用來形容桃花之美。
上一篇:典故《歇后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秀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