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學稼
【出典】 《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釋義】 孔子弟子樊遲曾經向孔子請教種莊稼和種菜園的方法,受到孔子的批評。后常用作詠士大夫學習務農的典故。
【例句】 ①學稼田荒,煉丹灶壞,稽首南華一瓣香。(劉克莊《沁園春》[吉夢維何]2598)這里的“學稼”指隱居務農。言自己時運不佳。隱居務農,正逢荒年,而無收成。②老學種花兼學稼,心兩掛,這幾樹、海棠休也。(劉克莊《朝天子》[宿雨頻飄灑]2643)這里的“學稼”指務農。時逢好雨,作者似更重視學稼,故言“海棠休也。” ③老來學圃樂年華,茅屋短籬遮。(張炎《風入松·賦稼村》3469)這里的“學圃”指隱居學習種菜。因所賦為“稼村”故用此典。④便不然學稼,猶有相牛翁。(吳編修《八聲甘州·吳編修解任》3550)這里的“學稼”指隱居務農,作者解任歸鄉,安排自己前途時感到學仙無望,轉而學農。
上一篇:典故《學畫鴉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宣室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