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簡古
古代詩學概念。歐陽修說梅圣俞“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茍悅于世”(《梅圣俞詩集序》)。這里的“文章”主要指詩歌。簡約古樸,謂之簡古。簡古,源于古代語體不尚藻飾,不假事典,言簡意賅,“辭達而已”的表達特點。《詩經》就具有“簡古”的風姿。“規摹簡古人爭看”(蘇軾《次韻子由》),在詩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簡古”往往作為一種典范風格,與注重形式、內容空虛的綺靡詩風相對立。簡古的詩篇,語言拙重簡略,決不輕浮艷麗;內容質樸單純,不加雕琢掩飾。簡古,并非越簡越古,更不是復古。言過簡則義不顯,語過約則意有漏。簡古則是簡而明,約而豐,辭取達義,言簡意賅。簡古不是枯淡干燥,淺薄平庸,而是樸質天然、真氣內充的。簡古與繁亂冗長相對立,它不是揮灑淋漓,鋪墊張揚,把情感一吐為快,而是純乎自然,以質為文,淳真的感情通過樸實的形式來加以藝術的表現。它要求作者具有弘揚古代優良傳統的信念,和質樸淳厚的襟懷,寫出的詩才有血有肉,否則只是僅得“簡古”之軀殼。簡古也需要熔煉,不單是熔煉形式,而且要熔煉情思,內外一體,絕無牽強,才是真正的簡古。簡古是以古為今,融今入古,它是向前流動的,是發展變化的。沈德潛說:“泥古而不能通變,猶學書者但講臨摹,分寸不失,而己之神理不存也。”(《說詩晬語》)簡古作為一種詩風典范,代代都有人規摹矩仿。如果泥于形式,亦步亦趨,個性湮沒,就沒有詩的生命。簡古作為一種經久不衰的風格形式,其奧秘就在它既是一種藝術風范,又能古為今用。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竹林答問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繁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