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楊朱泣
【出典】 《淮南子·說林訓》:“楊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東漢·高誘注:“道九達曰逵。閔其別也。”“逵路”,《太平御覽》卷一九五引《淮南子》作“歧路”。
【釋義】 據說戰國時魏人楊朱(楊子)身臨歧叉路口,因為方向迷亂不知所往而哀傷哭泣。后因用作悲嘆前途的典故。
【例句】 人生歧路中,底用楊朱泣。一笑倚闌干,頹玉當風立。(吳潛《生查子·己未八月二日四明窗和韻》2767)作者用本典表現自己的生活態度:即使身處逆境,也不必為前途憂慮。
宋詞典故·楊朱泣
【出典】 《淮南子·說林訓》:“楊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東漢·高誘注:“道九達曰逵。閔其別也。”“逵路”,《太平御覽》卷一九五引《淮南子》作“歧路”。
【釋義】 據說戰國時魏人楊朱(楊子)身臨歧叉路口,因為方向迷亂不知所往而哀傷哭泣。后因用作悲嘆前途的典故。
【例句】 人生歧路中,底用楊朱泣。一笑倚闌干,頹玉當風立。(吳潛《生查子·己未八月二日四明窗和韻》2767)作者用本典表現自己的生活態度:即使身處逆境,也不必為前途憂慮。
上一篇:典故《曳長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楊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